樊树志
1937年生于浙江湖州。1957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62年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尤以江南市镇研究蜚声史坛。
代表作品:《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年)、《万历传》(1994年)、《崇祯传》(1997年)、《国史概要》(1998年)、《晚明史》(2005年)、《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2005年)、《国史十六讲》(2006年)等。
《国史概要(第4版)》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述,起自史前时期迄至清代。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发展史模式,而是展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此作为国史主线,演绎出新意。结构不同于以往的章节目三层框架,而是分设专题,推陈出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国史概要(第4版)》结构的删繁就简,绝非以往多卷本通史的缩编。作者积三十多年执教与研究心得,广泛吸收海内外学者新成果,加以融会贯通,力求体现学术深度。书中既提炼百家之言,又构成一家之说,进行了“直通”(通史)与“横通”(断代史)兼备的前沿研究。同时,《国史概要(第4版)》笔法简练,图文并茂,让人喜闻乐见。精选的插图,包括人物、文物、遗址、书影和手迹等,增添了可读性。
《国史概要(第4版)》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不仅是大学公共基础课教材,而且可作为文史爱好者的自学入门读物。
25年,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历史书。对中国的历史认知都来自于高中历史以及18年的语文学习中。 这本书也不是单纯的讲历史,作者主要还是从土地关系以及国家经学两方面去l理解中国2k年的更替。 对于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作用,第一,帮我梳理了历史,扫除了很多盲点,误点,对...
评分作为一本通史教材要把中国历史说清楚史很难的,不免有一些省略删减。可读性也比较强,一些细节也挺有意思的,比如对青铜器花纹的解释。还有一些内容是对其他大师观点的概括,比如秦统一的地理基础,但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比较新颖的。对于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酷刑手段描述的也很...
评分看樊树志先生的国史概要的导言,就感受到了历史大师的风采。首先,告诉人们什么是历史,许多学历史的人一辈子也没有彻底领会“历史”二字;随后,通过世界名人来阐述什么是历史;最后,他附上了自己理解的“历史”以及历史的重要性。句句斟酌,字字珠玑!
评分大学里就有开《国史概要》这门课,用的就是这本书作为教材。很用心地读书、看书、背书、悟书。读了一学期的《国史概要》,让我想起有些人说的,说历史,是对历史书写者是良知的考验,而对后人来说,历史的阅读者是判断力的严峻考验。 历史,能在多大程度上忠实历史事...
评分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在复旦的理科图书馆。那时经常去理科馆自习,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时候学得累了,想去找点闲书看看。我对文史哲啥的比较感兴趣,可是,这是在理科馆啊,上哪儿找这样的书啊,即使是那套稍稍沾边的《数学历史》,也是充满了公式。。。在徘徊了一排排的书架...
简明扼要,有史有论。
评分老版送给超哥了
评分正如卓越讀者評價所言,是針對歷史盲且愛好者的掃盲書,就像是高中歷史教材的進化版,文科生就不要讀了。可很多學校偏要拿來做文科的歷史教材,嗨……竊以為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貫穿“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育人理念,又如何稱得上是一本好的大學教材呢?
评分原本是把这本书作为研究生复试的温习用书来看的,但由于专业的突然调整中途便放下了。后来等到闲暇方才陆续翻完,觉得相较北师大的古代史上下册这本更加凝炼,专题也更突出,对于各朝之间的过渡期也有涉及,没有出现朝代更替之间的空白。樊先生最专长的领域应是明史,但就在明史章节反而出现了莫名的小说家言的叙述,着实令人奇怪。另外,先生的市镇研究在书中也有着墨。虽说是一本进阶级的通史教材,但就通史本身而言,依旧只是连缀断代史而成的集子,没有对整体历史的分析。
评分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