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到惩罚体系,从疯癫与文明到尼采与先锋思想,福柯的作品对20世纪晚期的现代思想影响深远。然而,在涉及面广与影响力强的同时,这些作品也以晦涩难读著称。
本书为福柯的作品提供了可信的导读,这些作品涉及文学、政治、历史、哲学等广泛领域;同时,作者加里·古廷还探究了一些关键主题,这些主题在福柯深入研究身份、知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等领域时,曾让他甚为着迷。
Gary Gutting,美国圣母大学哲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当代法国哲学、科学哲学以及宗教哲学。著有《20世纪法国哲学》(2001)、《实用自由主义与对现代性的批评》(1998)、《米歇尔·福柯的科学理笥考古学》(1989)、《宗教信仰与宗教怀疑主义》(1982)等;编有《剑桥福柯指南》(1994)。
王育平,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序言 刘北成 谁是福柯? 这里说的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全名:米歇尔·福柯,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1984年死于艾滋病,享年不到五十八岁。 本书作者加里·古廷告诉我们,关于福柯,除了一些简单的生平事实外,可以讲出不同版本的故事。为什么会没有一个统一的真理版本...
评分 评分福柯的书以晦涩难懂著称,然而又觉得他深邃的思考,独到的见解实在太有吸引力,常常能碾碎偏见的藩篱和先入之见,掀翻头上的屋顶和脑中的认知,但经常读着读着就被他的逻辑和语言绕进去,读了半天发现自己啥也没读懂,因此找了这本入门读物着手,在这里做一些笔记和摘抄(大部...
评分简要而不浅显地介绍了福柯的理论形成与概要,跟上一本牛津通识一样并不适合作为入门读物。看完后下单了《规训与惩罚》。
评分本来想通过这本先大概了解下福柯,但很难读。
评分福柯告诉我们的是超越思维的边界,我们还能思考哪些,具体的历史问题,从美学或者政治两个角度看待社会机构和社会边缘问题。系谱学的追踪根源的线索,人作为先验和经验的双重角色,偶然因素难以用不变真理阐述,需要具体事物分析。
评分福柯是历史化的康德。
评分本来想通过这本先大概了解下福柯,但很难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