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 Gutting,美國聖母大學哲學教授,研究領域為當代法國哲學、科學哲學以及宗教哲學。著有《20世紀法國哲學》(2001)、《實用自由主義與對現代性的批評》(1998)、《米歇爾·福柯的科學理笥考古學》(1989)、《宗教信仰與宗教懷疑主義》(1982)等;編有《劍橋福柯指南》(1994)。
王育平,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
從美學到懲罰體係,從瘋癲與文明到尼采與先鋒思想,福柯的作品對20世紀晚期的現代思想影響深遠。然而,在涉及麵廣與影響力強的同時,這些作品也以晦澀難讀著稱。
本書為福柯的作品提供瞭可信的導讀,這些作品涉及文學、政治、曆史、哲學等廣泛領域;同時,作者加裏·古廷還探究瞭一些關鍵主題,這些主題在福柯深入研究身份、知識、現代社會中的權力等領域時,曾讓他甚為著迷。
要不是我书柜上摆着那套《法兰西学院课程》以及刚看完《福柯的生死爱欲》,光看本书我差点要以为福柯在七十年代起直到死前的研究转型不存在了。 当然,看到作者在书中对《福柯的生死爱欲》一书的鄙夷,能够理解作者对于福柯做选择性介绍的主观因素,但这是通识读本,这种片面和...
評分“至于说是什么激发着我,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希望在某些人看来这一简单答案本身就足够了。这个答案就是好奇心,这是指任何情况下都值得我们带一点固执地听从其驱使得好奇心:它不是那种竭力吸收供人认识的东西的好奇心,而是那种能使我们超越自我的好奇心。说穿了,对知识的热...
評分翻譯的一般瞭f
评分以遠離自我的身份,一種逃逸的喪失感在不斷重複地滲透進福柯的學術譜係中。在第二章「文學」中讀到福柯與巴塔耶、布朗肖之間韆絲萬縷的聯繫,諸如「越界、悖論、主體性的消解,這些都在瘋癲自身以及那些精神崩潰的終極性極限體驗中整閤交會」。在後幾章中福柯作為僭越者的界線感將更具分寸,他的謹慎反而顯得曖昧起來。被懸置的那些命題,雖被遊刃有餘地提及,但想讀懂還是很吃力,需要不斷迴到原典纔是。十分想讀《死亡與迷宮:雷濛·魯塞爾的世界》瞭。
评分高於本係列的平均水準。
评分讀完瞭《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十五講》中論及福柯思想的章節,緊接著再讀這本關於福柯的小冊子,兩本書讀下來,對福柯的思想的確有瞭一個全景式的大緻瞭解。接下來就想找他的原著過來讀讀,最想讀的是《瘋癲與文明》《規訓與懲罰》和《性史》。
评分我關注的是空間、語言和死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