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性政治

抗争性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于建嵘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8-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08926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于建嵘
  • 政治社会学
  • 社会学
  • 政治学
  • 中国研究
  • 抗争性政治
  • 政治
  • 中国
  • 抗争性政治
  • 社会运动
  • 权力结构
  • 公民参与
  • 政治反抗
  • 制度批判
  • 社会正义
  • 集体行动
  • 边缘群体
  • 政治权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抗争性政治的学术专著。作者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出发,全面地分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的基本类型,特别是重点研究了维权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征及社会风险,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化解社会冲突的政策性建议。

作者简介

于建嵘,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作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等。2003年获《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诤言奖”;2004年获《南方周末》“特别致敬人物”称号;2005年获《中国新闻周刊》“三农研究(专著)奖”;2008年分别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评选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农村人物”称号,《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人物”称号。

目录信息


一、政治社会学与抗争性政治
二、中国底层社会与维权抗争
三、抗争性政治的研究逻辑
(一)生存伦理
(二)依势博弈
(三)边界冲突
四、抗争性政治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冲突与社会稳定
一、社会冲突及其功能
(一)社会冲突的理论发展
(二)社会冲突的分类
(三)社会冲突的发生机制
(四)社会冲突的功能
二、社会转型与风险社会
(一)社会转型
(二)变动社会的秩序
(三)贝克的风险社会
三、转型中国的社会稳定
(一)排斥性体制与刚性稳定
(二)社会运动
(三)群体性事件
(四)风险管理与社会和谐
四、小结
-
第二章 集体行动与维权抗争
一、农民的“以法抗争”
(一)农民维权活动的解释框架
(二)农民维权精英的身份转化
(三)农民维权抗争的组织网络
(四)农民维权抗争的行动特征
二、工人的“以理维权”
(一)工人维权抗争的三种解释
(二)工人抗争的基本特征
(三)农民工的“依法维权”
(四)非阶级行动与政治伦理
三、小结
-
第三章 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
一、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事件
(一)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涵义
(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点
(三)社会泄愤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社会泄愤事件中的群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的主要表现
(二)群体心理的发生机制
(三)群体心理的疏导
三、小结
-
第四章 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
一、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
(一)国家政权建设理论
(二)清末的王权止于县政
(三)民国:行政权力下沉到乡镇
(四)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
(五)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体制
二、农村治理性危机与基层政权退化
(一)农村出现治理性危机的主要依据
(二)黑恶势力侵入基层政权的方式和原因
(三)黑恶势力侵入基层政权的政治危害
三、信访制度改革与宪政建设
(一)2004年有关信访制度改革的争论
(二)现行信访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信访悖论”的政治学解释
四、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是关于民国基层的国民党、三青团之间的党团斗争,于是想看一些关于“斗争”的政治学理论书籍。看了于建嵘这本书,才发觉主要关注点是在底层民众为争取自身权益所进行的抗争及其理论性解读,但是对我自己还是有很大的启发。 对我来说,最有启...  

评分

这本书是很可贵的使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为中国的农民,城市的基层矛盾给出描绘。但事实上,于建嵘先生一直致力于是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因此这本书的第二章的第二节对城市工人的问题进行描述,给我的感觉就是为了保证本书论述的完整性,而勉强添加的一部分。 其实,对我来说,一本著...  

评分

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一个废弃的工厂,30位失业的Forja汽车零件厂工人走进他们闲置的工厂打地铺,并且拒绝离开。这是加拿大电影《The Take》描述的2001年阿根廷梅内姆政府时期,债务危机引发的工厂倒闭潮,发生的工人占领工厂及工人运动,一个镜像特写。如果你将情境切...  

评分

这本书是很可贵的使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为中国的农民,城市的基层矛盾给出描绘。但事实上,于建嵘先生一直致力于是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因此这本书的第二章的第二节对城市工人的问题进行描述,给我的感觉就是为了保证本书论述的完整性,而勉强添加的一部分。 其实,对我来说,一本著...  

评分

这本书是很可贵的使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为中国的农民,城市的基层矛盾给出描绘。但事实上,于建嵘先生一直致力于是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因此这本书的第二章的第二节对城市工人的问题进行描述,给我的感觉就是为了保证本书论述的完整性,而勉强添加的一部分。 其实,对我来说,一本著...  

用户评价

评分

于的理论功底还是不够好

评分

对这样的中国“学者”(虽然他不认为自己是学者),只有一个字:赞!

评分

于建嶸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學者 但是這麼一本政治書讀來還是覺得階層矛盾解決無望

评分

卡夫卡如果生在中国,那《在法的门前》肯定就该叫《在信访办门前》了

评分

这是我阅读上的空白,暂时还不具有鉴别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