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朱学勤 随笔 历史 思想 社会学 政治哲学 思想史 散文随笔
发表于2025-02-22
风声·雨声·读书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一文颇有意思。
评分就像昨晚倒二里的台词“我突然发现那条分界线已经消失了”,这边是这边,那边是那边,从来没有可以跨过去的桥梁。虽然是作者八九十年代的文章,但行文里的反思和批判,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对他所批判的事的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深为马列所滋养的人,无法推翻滋养的土地。
评分好基友华杰临行赠送
评分遗憾没有系统看过朱学勤的书,先生对两股政治哲学源流的反复梳理值得注意。(像美国政治学-政治社会学居于主流的李普塞特等人就不同意那种“英美”vs“欧陆”的两分法,他们认为由于美国革命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使得英美差异甚至大于美国与不少欧陆国家(如丹麦、瑞士等)的差异。——秦晖)
评分朱學勤本人是否可稱之為思想家,吾人難以斷言,姑置勿論。然思想家治學空疏之毛病及好下宏論的缺失,朱倒是駕乎其上;雖然,以一本小書做此妄論稍嫌不妥,但學者怎可不愛惜自己之“羽毛”乎?
朱学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1997年至1998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风声·雨声·读书声》、《被遗忘与被批评的》,《思想史上的失踪者》等。
本书记载了作者带着“问题意识”问学十年的心路历程,既有甘坐冷板凳写出的学术文章,也有破门而出,剑锋直指时代命题的短论,书评,在一束意气风发的论述中,蕴涵着“笑着的”、“叫着的”、“哭着的”深度思想拷问。这些学理层面的思索,笔端常带感情,反映了一个思想史学者的真知灼见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对精神生命的自我淘洗和执著追求,在浮躁蔽日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本书是作者80-90年代的思想文章选编,严格来说,也是上个世纪的思考,如今读来仍是有所裨益。文化大革命与法国的大革命的比较研究,文革思考,卢梭恋母情结的探讨,解构与建构之区别,对顾准之弟陈敏之的造访(又多了解了一些顾准,面对顾准的遗书,良知主导的泪水难以抑制,“...
评分很特别的一本书,书中主要是作者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写的一系列文章的集合。一晃眼就十多年过去了,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一点作者那一代学人的思考。 从作者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为学的踏实、求真,不像现今的学术界,如此浮躁。 书中提到的张闻天、顾准的事说...
评分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朱学勤 治思想史者,多半有翻案癖,希望在自己的笔下为某一个思想人物洗出一段清白,或是为某一类思想事件洗出一段光彩。我自进入思想史这一行当,始终有一个古怪的寻踪癖,想寻找一群还活着的人,二十年前他们有过一段思想踪迹,似可载入大陆思想史。我...
评分很特别的一本书,书中主要是作者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写的一系列文章的集合。一晃眼就十多年过去了,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一点作者那一代学人的思考。 从作者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为学的踏实、求真,不像现今的学术界,如此浮躁。 书中提到的张闻天、顾准的事说...
评分顾准,潘恩,张闻天的事迹令人感慨。对卢梭的分析深化了顾准的研究,很有启发。对新儒家的批评也打在了痛处,可与张灏,余英时两位的观点对读。这本书选取的文章问题意识在今天是有些过时了,而自由主义对国内知识分子而言也早已不再是大旱云霓。朱学勤先生属于典型的八十年代...
风声·雨声·读书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