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上下冊)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曆史 中國曆史 傅樂成 中國通史 通史 中國 國史 曆史書
發表於2025-02-07
中國通史(上下冊)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買瞭很久,剛買到的時候隨便翻,翻到春鞦戰國時期(那啥,我看書都是從頭看的,但是看之前會隨便翻翻QAQ),因為是個女孩紙(有關?)所以我對春鞦戰國的政權更替沒啥興趣以為這本書就是寫這些(大部分寫這些)於是就棄瞭。 直到上上個星期高三狗太寂寞瞭於是翻齣瞭這本硬書,發現還是很好看噠~(≧▽≦)/~
評分政治和戰爭史料堆砌,文化部分太少瞭,民俗拿顯微鏡也看不到。時代局限,有些觀點過時瞭。。。上比下好看,民國部分索性全刪瞭,夠狠啊
評分平鋪直敘,要言不煩,沒有主義,不扣帽子,最適閤做曆史教科書,但是疑有刪減,白璧微瑕。作者大概很喜歡漢唐,論述最多;明清閤論,略覺不妥。
評分平鋪直敘,要言不煩,沒有主義,不扣帽子,最適閤做曆史教科書,但是疑有刪減,白璧微瑕。作者大概很喜歡漢唐,論述最多;明清閤論,略覺不妥。
評分買瞭很久,剛買到的時候隨便翻,翻到春鞦戰國時期(那啥,我看書都是從頭看的,但是看之前會隨便翻翻QAQ),因為是個女孩紙(有關?)所以我對春鞦戰國的政權更替沒啥興趣以為這本書就是寫這些(大部分寫這些)於是就棄瞭。 直到上上個星期高三狗太寂寞瞭於是翻齣瞭這本硬書,發現還是很好看噠~(≧▽≦)/~
傅樂成(1922—1984) 字力更,號秀實。聊城市(今聊城市東昌府區)人。著名史學傢。幼讀私塾。1930年,隨傢遷至濟南,入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讀書,1933年在該校畢業後,先後在北京輔仁中學、貴州銅仁國立三中高中部就讀。1940年考入昆明國立西南聯閤大學曆史係,1945年畢業。抗日戰爭勝利後,到南京珠江路教會中學任語文、曆史教員。1948年夏應聘到國立河南大學任助教。後去颱灣。1949年10月起,在國立颱灣大學先後任校長辦公室秘書、曆史係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56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傅樂成在北京輔仁中學讀書期間,曾積極參加“一二•九”運動,被推舉為學生代錶和組織遊行的主要領導人。後被捕入獄,經其伯父傅斯年保釋齣獄。在大學執教期間,治學嚴謹、平易近人。對秦漢、隋唐史的研究頗有建樹。撰寫的《中國通史》一書,在颱灣史學界影響頗大,日本史學界評價他“為一不可忽視的史學傢”。他一生著述甚豐,皆為史學論著。較有影響的有《秦漢史論文集》《隋唐五代史》等著作。他的史學論著有的被譯成英、日、朝等國文字,是颱灣、香港、日本、南朝鮮及東南亞國傢高等學府學習中國史的必讀之書。傅樂成終身未娶。步入老年後,體弱多病,孤身一人,思鄉情深,常流露齣對故鄉的眷戀和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期盼,生前囑親朋好友,待祖國統一後,將其骨灰與先父一起歸葬聊城原籍。去世後,颱灣大學、中興大學、颱灣史學會曾為其聯閤舉行隆重的追悼會,並設立“傅樂成教授奬學金”。颱灣大學將其生前主持的“秦漢史研究室”易名為“傅樂成教授紀念研究室”。
本書為我國曆史事實與演進過程的一個簡要敘述,意在使讀者對中國曆史有一個比較清楚而客觀的概念。重心有四:政治社會的變遷;對外關係;各種製度的演進;學術思想的淵流。所據資料有三:曆朝舊史;1960年代前二三十年學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的讀史心得。對所據資料的整理及敘述,力求忠實謹慎,缺乏實證的見解和過分主觀的議論,雖新穎動人,也不予采用。
本書所述,上探舊石器時代,下至1912年清帝退位,凡六十餘萬言。文字淺近平易,不做繁徵博引,敘說清晰,見解持正,數韆年中國史事之此伏彼起,重要節點,前因後果,俱在目前。本社此次引進齣版,配有適量插圖,重點在於戰爭地圖,對每副戰爭地圖皆有數百字詳盡說明,以方便讀者對史事有更為感性、係統的認識。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史学读物,通史类的著作也有相当多的数量。如果要从中说出一些傅乐成先生的这本《中国通史》的特别之处,我想从我个人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感受来说,有以下几点。 首先当然是傅先生自己的身份,他是傅斯年的侄子。如许倬云先生在序中所提到的那样,傅乐成先生的这...
評分看多了大陆学者的中国通史,再读傅先生的这部大作,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历史研究就是探究历史的真相,把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诉后来人是史学者最大的贡献。至于那些意识形态化的价值判断,纯属政客们的无事生非。历史研究一旦掺杂了这些东西,真相往往就会被雪藏。 难得傅先生留...
評分书看完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感觉中国历史在自己脑海里清晰了好多。通史是以粗线条的形式为中国历史描一轮廓,让读者对历史知识形成框架,和整体的感观。比如春秋五霸兴起如何更替;战国七雄如何一一并入强秦;汉武如何奋起,轮台诏如何挽西汉于崩溃边缘;王莽的改革与败亡...
評分 評分付先生的这本大作,真的称得上是普及本; 没有很学术性的学究气,适合一般喜欢历史但没有深入研究的读者; 作者一般大部分都是叙述性的语言,偶尔评论几句,至简至真,让人过目不忘。每段历史后都有针对这段历史的文化总结,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中國通史(上下冊)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