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赖恩·卡普兰,1997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系教授,卡托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他所在的乔治梅森大学的公共选择研究因布凯南获得诺贝尔经济奖而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阵地。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共经济学、公共选择、心理学与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等,曾在《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杂志》、《公共选择》、《法律与经济学杂志》、《社会科学季刊》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本书是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也是他的成名作。本书于200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2007年度最佳图书(政治类)”,并获2008年独立出版社图书奖银奖。卡普兰本人也因为这本书而在美国声名鹊起,在本书出版之后不久便晋升为教授,而那时他还不到40岁。
本书着重谈的是美国国家经济政策制定方面受到的民情的影响。正是出于选民的“偏见”,他们的选票才会被贸易保护主义者、反竞争的特殊利益集团利用,进而对美国的经济造成损害。本书是一部在美国媒体和政治经济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赞誉与批评兼而有之的一部作品。媒体关注它,是因为作者在书中不仅毫不留情地批判了美国政府和公众一直引以自豪的东西——民主,而且将其失败的原因归结为选民的“理性的胡闹”。而学界关注的重点则在于该书对经济学及公共选择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即“理性(rationality)”和“理性的无知”(rationalignorance),提出了修正和质疑。
作者认为,在美国,大多数投票者不仅对政治问题是无知的,而且他们本身固有的观点甚至都是错误的。民众不仅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把选举搞砸,而且因为自己的投票带有“偏见”,更容易使国家政策走上歧途。因此,作者提倡“有水准的选民”,要解决美国的问题,要做的是减少民主的量而提高民主的质。
理性的选民是一个神话,作者开篇如是说到。 传统的经济学假定理性经济人,并把这种假定延伸到政治领域,假定选民在选择公共政策时也是理性的。但公共选择领域的新派经济学家告诉我们,选民存在着理性的无知(因为每张选票的边际价值几乎为0)并且选民有着自己的观念偏好,或者称...
评分 评分听了薛兆丰的推荐买的。他说他边读边笑,我以为是一本很有趣的书。结果不是,是作者的一些论文重新编辑而成,学术八股文,读起来没有什么乐趣,我看了很久还没有看完。不喜欢自我折磨的人,不推荐你们买,别花那个冤枉钱。
评分 评分听了薛兆丰的推荐买的。他说他边读边笑,我以为是一本很有趣的书。结果不是,是作者的一些论文重新编辑而成,学术八股文,读起来没有什么乐趣,我看了很久还没有看完。不喜欢自我折磨的人,不推荐你们买,别花那个冤枉钱。
入门级读物。。。
评分读着费劲,开头的例证翻起来还行,论述部分实在诘屈聱牙。这种偏专业型的书可以配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翻译助手啊,术语本身就有门槛,文本上又不精加工。
评分半学术书籍写模板。从经济学、心理学角度分析无知群众在集体决策时的失败。虽然排外、就业、反市场、悲观主义四大偏见可以在分类经济学博士、公众和开明公众的调查中看到统计差异(第三章),但无知并不等于非理性,真正有意思的应当是在民主投票中,每个人所拥有微乎其微的影响/决策力并不能用经济学模型里的价格决策来进行类比、建模。所以公共政策决定当然不能事事依赖投票,而民众对政策不同的解读和偏见需要的也不是民主机制做解答,倘若单方面将不良政策归于民主制度显然才是偏见。建议详细第五章理性的胡闹以及第第七章“马基雅维利”的理性政客。或许读完了马克思,对经济学家一律追求效益的决策(自由市场/民主/xx原教旨主义)有了更多的质疑,更别提这本书背后藏匿的大量经济学知识和理论本不在我的知识范围内,很难加以判断。谨慎阅读M
评分经济学者幼稚病。说起来,我还是第一次在政治学之外听说选民可以决定那么多东西的议论。尤其在美国这样的两党制的政党体制下,选民的行动都在总统选举中收敛到民主,共和两极否则就成为死票的条件下,作者仍旧对”理性选民“做出那样的苛求,感觉在公共选择学派的诸多犬儒主义者里也很少有人会有这样高的奢望。看完此书之后,我真正怀疑屁民到底怎样做才能满足一方面赞扬选民与政治家之间的合理分工促进经济效率,一方面苛责非专业的选民在选举的时候非理性总要坏事的这样高慢的议论了。把利益集团的游说,上下两院对立,和共和民主两党政治极化的锅都推到选民投上。感觉唯一能够得出的结论就是,作者并非蠢,而是真心是坏。尤其是在结论部分,吹嘘像他这样睿智中立的经济学者理解如何管理经济,且不受现实政治的影响。作者真心是中学生伐?
评分书名真是太吸引人了,但内容却差强人意,有些松散。公民在经济市场上是理性的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政治市场上也是理性的,这种非理性表现为四大偏见:排外偏见、就业偏见、反市场偏见、悲观主义偏见。其背后的原因其实也依然是作为选民的理性考虑。因为自己的一张选票的边际收益为零,而需要了解个中道理而收集信息却需要花费大量(机会)成本。故作者建议应该充分调动选民的市场理性,大市场、小政府。不过,这在政治学者看来未免有些幼稚。政府既是问题的来源也同时是其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