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现代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1864年韦伯出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富特市,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攻读法学;1889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于1891年在柏林大学开始教学生涯。尽管韦伯在社会学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但其成果却长期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直到1964年海德堡国际社会学大会的召开,他在社会学上的地位才得到学界的承认,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等。
《儒教与道教》内容简介: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儒教与道教》是马克思•韦伯即研究基督教文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后的第二部宗教社会学著作,《儒教与道教》中以儒家伦理为核心,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论证儒家伦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与西方的新教相比较,试图去寻找中国在各种条件都好于西方的情况下,资本主义为什么没能发展起来的原因。
韦伯之《儒教与道教》一书,连同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许多人接受了韦伯或者漫画化了的韦伯观念,即只有新教支持资本主义,儒家不利于经济发展。 清算韦伯是儒家在思想学术上得到重估的前提之一。为此,弘道书院联合开放时代杂志...
评分韦伯的这本书系统庞杂。如果不去细细的梳理,于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一是杨庆堃在导论里面总结的。 韦伯选择用卡尔文主义作为新教教义的范例。 卡尔文写到,上帝是如此令人敬畏地高高在上,他乃是超乎所有人类所能祈求与理解的。在此上帝面前,人类孤零零地站着。 这种人...
评分信任与冷漠——对韦伯的中国观察 如果把中国社会数千年来的积淀比作一个茂密的森林,那么韦伯在做中国研究时的形象就像一个拿着放大镜寻找新植物的植物分类学家。这个森林里的一切皆是全新的,每每看到与西方相似的植物便会引起他比较的欲望和联想。可惜的是,他仿佛是第一个...
评分《儒教与道教》是在大学的时候那个说“思想上要激进,身体上要保守"的老师介绍的。韦伯的书有着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论证了儒教是适应生活的理性主义,即顺阴阳明教化,清教是改变生活的理性主义,道即术士和巫师,出世和入世的最早起源可能是生活的快乐和苦难导致的神鬼二...
评分来源自wiki: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里那些和西欧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与清教徒的对照,他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韦伯专注于早期的中国历史,尤其是诸子百家和战国,在这个时期...
断断续续的读过。韦伯按照欧洲式的思维来分析中国古代,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论断。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思路来参考,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评分对于马克斯韦伯对古代中国一些思想制度评价是理性主义的我感到难以理解。而与韦伯认为汉字逻辑性强而表现感情不足的观点正相反,我倒觉得汉字表现力胜于西文。韦伯此书前大半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似乎不太适合社会学科,还是习惯于思辨唯心论。
评分旁观者清,但是有些观点还是不可认同~
评分韦伯系列~
评分标题党,前1/2都在讲经济史,然后过度到士,再开始讲儒家,最后提到道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