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注》由魏朝王弼注,由楼宇烈校释。《道德经》包罗了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本书对《道德经》进行了注释,使有些古奥难懂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阅读、鉴赏。
“黑格尔称赞老子是“与哲学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的创始人”,认为老子的道文化就是一个可行的世界管理理念,人类现在所传播的就是这个理念和具体的做法,让每个接触这个理念的人都心里充满希望,充满阳光,更加热情幸福、合乎自然的去生活。” 辩证、发展、矛盾、联系都可以在这...
评分 评分读典籍最忌视其深远莫测,但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全都在字面上。之所以觉得难以理解,一方面受限于篇幅,另一方面受限于早期语言、概念、词汇的匮乏。《道德经》首先是一篇政治论述、战略论述,先理解全文的目的及概要,再去适当地有自己的感悟。有些地方的解释不通,大体是因为没...
评分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阐述了“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运动的世界本原。本文试图以此为指导,立足于实际,探讨《道德经》中塑造的一种理想的人格的具体内涵。 老子将最高理想人格的化身称为“圣人”,这一点与孔子的学说中的表述是相同的。同为圣人,...
屁话一大堆。我认为关于物自体本身不用去说。你非得强说,而你说的,又都是用有限去度量无限,只不过是把肯定变成了否定,所以看来就是全是大话,空话,让人莫不着头脑的话。怪不得有老师要说,光是背经有什么用,要去论证。我也是这么看的。
评分怎么说呢,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PS:楼宇烈的校释无助于理解老子的思想,作为普及本,校释几乎没有作用,作为学术参考,此本又为简体横排,不是恰当的选择。总之,这个版本不上不下……
评分王弼做的注还是加了不少自己的观点,再加上通行的道德经已被篡改过,所以很难说这些都是道家的原始意义 这种以“无”为本体的思想确实太玄了
评分真好,不过不必唯王弼马首是瞻。
评分而法者尚乎齐同,而邢以检之;名者尚乎定真,而言以正之;儒者尚乎全爱,而誉以进之;墨者尚乎俭啬,而矫以立之;杂者尚乎众美,而总以行之。夫邢以检物,巧伪必生;名以定物,理恕必失;誉以进物,争尚必起;矫以立物,乖违必作;杂以行物,秽乱必兴。斯皆用其子而弃其母。物失所载,未足守也。然致同途异,至合趣乖,而学者惑其所致,迷其所趣。观其齐同,则谓之法;睹其定真,则谓之名;察其纯爱,则谓之儒;鉴其俭啬,则谓之墨;见其不系,则谓之杂。然则,老子之文,欲辩而诘者,则失其旨也;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故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极以定惑罔之迷。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其大要也。冯友兰谓之曰极高明而不道中庸,钓雪称之为可出经而难入史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