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尔•纳菲西(Azar Nafisi)
伊朗裔美国女作家、学者、评论家。
1955年生于伊朗,13岁赴海外留学,26岁时获得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归国任教于德黑兰大学等三所高校,但因在女性的穿着与行为等问题上与校方产生严重分歧而被辞退。1997年纳菲西返回美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就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除此书以外,纳菲西还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文化批评专栏,如今已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评论家。
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从海外归来到祖国伊朗的大学中任教西方文学课程,却正好遇到伊斯兰革命,她所选用的《洛丽塔》等经典西方文学作品均为政府明令禁止的篇目;而在生活上,她也不满于政府对于女性穿着与行为的种种限制。就在革命最激烈的时期,作者还是坚持自己的自由思想,并在秘密组织的晨间与晚间的秘密读书会上引导她的学生们体会这些经典作品。在政府的高压下,甚至是警报声的伴随下,这些对于作品中人物与命运的讨论让她的学生们愈发领悟到自由与自我的意义。她和她的学生们秘密而坚持的反抗,在政府强制要求女性戴面纱着黑袍的时候,私下悄悄地化妆、涂指甲油,她们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期盼着美好的未来。在面纱和黑袍的束缚下,却藏着她们五彩缤纷的梦。而阅读,则是她们作为个体的最后也是最不能放弃的坚持抗争、追求自由的方式。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3d7c94a966b225ac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一书,2003年在美国出版后,高据《纽约时报》排行榜达半年之久。从当时的书评判断,以为是写给女人看的,笔者就不读了。直到这次伊朗大选风波,才找来看了一遍。作者阿扎尔·纳菲西教授将个人...
评分 评分http://www.douban.com/event/25777973/discussion/612935358/ 根据活动录音整理而成,已经校对,有些许次序的调换和语句的修改。 我的部分,基本是自己做的整理。 张阅:请问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在伊斯兰地区的朋友?那么日本朋友或者台湾朋友呢? 有的吧...
评分(面纱之下,她们用阅读抵抗世界——阿扎尔·纳菲西新书分享会总结) 维舟 张念 原载 澎湃新闻·翻书党 【编者按】 在《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中,伊朗作家阿扎尔·纳菲西讲述了一个秘密阅读的故事;在《我所缄默的事》中,她讲述一个动荡时代的伊朗家庭的秘密故事。维舟和张...
对这本书感受有些复杂,作者与她笔下那些女性的经历值得书写,她对《洛丽塔》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也很有趣(亨利詹姆斯和简奥斯汀我没怎么读过),然而作者本人的写作实在是有些自恋了,克制一点更好。另,由于是台湾翻译的原因,很多名词与大陆的翻译不一样,略不习惯。
评分对这本书感受有些复杂,作者与她笔下那些女性的经历值得书写,她对《洛丽塔》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也很有趣(亨利詹姆斯和简奥斯汀我没怎么读过),然而作者本人的写作实在是有些自恋了,克制一点更好。另,由于是台湾翻译的原因,很多名词与大陆的翻译不一样,略不习惯。
评分算是最近看的最好的评论类书籍,一位优秀的集权主义下的女性作家,深刻、自我并且坚韧!
评分公车读物。6月12日看完。国内读者读着会联想很多吧……作者笔下的德黑兰让我有种不能解释的怀疑。
评分公车读物。6月12日看完。国内读者读着会联想很多吧……作者笔下的德黑兰让我有种不能解释的怀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