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变法思想论丛

晚清变法思想论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荣祖 著名的中国近代史学家。原籍徽州,1940年生于上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历任维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美中交流学者,澳洲国立大学访问研究员,上海复旦大学以及台湾师大、政大、台大等校客座教授,2003年2月起就任嘉义中正大学讲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史家陈寅恪传》(1976)、《康章合论》 (1988)、《史传通说》(1988)、《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1991)、《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2002)、《史学九章》(2006)、《追求近代民族主义:章炳麟与革命中国》(Search for Modern Nationalism: Zhang Binglin and Revolutionary China,1989)、《追寻失落的圆明园》(A Paradise Lost: The Imperial Garden Yuanming Yuan,2001)等。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汪荣祖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0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2
价格:21.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40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汪荣祖 
  • 历史 
  • 思想史 
  • 晚清 
  • 中国近代史 
  • 思想 
  • 近代史 
  • 政治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简介:

汪荣祖先生事晚清变法思想之探讨数十年,成果颇著。本书收入5篇文章,分别是“晚清变法思想析论”、“论晚清变法思想之渊源与发展”、“论戊戌变法失败的思想因素”、“王韬变法思想论纲”、“论胡礼垣的大同思想”,从整体到个案,深入地研究晚清变法思想的多个方面。

作者言:

晚清有三大运动,即自强运动、变法运动与革命运动。三者皆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从历史发展上观察,自强思想发生最早,继之以变法思想,再继之以革命思想。从思想发展上观察,三种思想虽继往开来,但在新旧交替之时,新思想常发生于旧思想未尽褪色之前,如在咸同之际,自强运动正蓬勃兴隆,然变法思想已育其胎;又当光绪季世、甲午之后,变法思想经三十年的激荡,已成风潮,卒有戊戌变法之一幕,但正当此时,革命思想与行动亦已见端倪。及至清室最后十年,保皇与革命二党虽势如水火,但变法与革命两思想因子,其间相互错综复杂之关系,学者已多论及。由于思想演变之迹并不十分明晰,于是以变法派为自强派者有之,以变法派为革命党者亦有之,殊不知思潮如江河,虽或有夺他流入海者,但一般言之,泾渭分明,不能以江为河。(吾)拟就变法思想之内容作全面的观察,分析其独特之思想因子。诸思想因子之结合,乃成变法思想之实质。借以显示变法思想之特点,以别于自强思想与革命思想。

——汪荣祖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汪先生在此书中的一个观点,很有价值——康有为的变法理论用“二考”的形式来提出,但是却不同于前人借古讽今。全盘否定汉以来的经学,一造成他的“孔子改制”之论。他的书,让知识分子过多的集中于他的经学认识问题,而转移了对变法的关注,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从根源上,变...

评分

汪先生在此书中的一个观点,很有价值——康有为的变法理论用“二考”的形式来提出,但是却不同于前人借古讽今。全盘否定汉以来的经学,一造成他的“孔子改制”之论。他的书,让知识分子过多的集中于他的经学认识问题,而转移了对变法的关注,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从根源上,变...

评分

汪先生在此书中的一个观点,很有价值——康有为的变法理论用“二考”的形式来提出,但是却不同于前人借古讽今。全盘否定汉以来的经学,一造成他的“孔子改制”之论。他的书,让知识分子过多的集中于他的经学认识问题,而转移了对变法的关注,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从根源上,变...

评分

汪先生在此书中的一个观点,很有价值——康有为的变法理论用“二考”的形式来提出,但是却不同于前人借古讽今。全盘否定汉以来的经学,一造成他的“孔子改制”之论。他的书,让知识分子过多的集中于他的经学认识问题,而转移了对变法的关注,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从根源上,变...

评分

汪先生在此书中的一个观点,很有价值——康有为的变法理论用“二考”的形式来提出,但是却不同于前人借古讽今。全盘否定汉以来的经学,一造成他的“孔子改制”之论。他的书,让知识分子过多的集中于他的经学认识问题,而转移了对变法的关注,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从根源上,变...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后两文的个案分析只是略过,作为学者,汪荣祖好在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但是对于历史实际的深层洞悉能力,本书尚有缺憾。

评分

未见其可

评分

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可惜不是以专著形式写成,各篇文章内容又重复。《论戊戌变法失败的思想因素》一文基本是对李剑农观点的扩写。

评分

旧书新读

评分

治史方法很好,可惜无甚高明之见。2016.10.18浏览见到,哑然。还删除了《兄弟》那本书的短评,“有人需要痛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