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及都市化的问题已成为学界热点,地上地下“文献”涌现,中西文化比较蔚然成风。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城市研究有悠久的传统,除《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名著外,更有大量的地方志乃至“坊巷志”流传至今。但却没有留下一部综合性的城市史著作,而且所论多偏重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方面。如今,中国的城市研究者又多以欧洲城市为范本,甚至以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工业革命来解释中国的城市发展史,未免隔靴掻痒。
相比之下,本书有两大独到之处。其一:用宏观的角度,从经济层面上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曲折发展与特殊问题。其二:充分体认中国这个具有广博文化和独特文明的国家的高度复杂性,以此出发来研究它的城市发展史。
对历史的初级兴趣是陶醉于“人物+故事”的热闹,再深一点会了解一点政治背景。其实,这些只是历史大河的表面和浪花而已。大河的深处是经济、科技、文化和思想,这些才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主流。 短期的、小周折可能取决于一个人物或者一个事件。比如公元前221年秦王嬴...
评分对历史的初级兴趣是陶醉于“人物+故事”的热闹,再深一点会了解一点政治背景。其实,这些只是历史大河的表面和浪花而已。大河的深处是经济、科技、文化和思想,这些才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主流。 短期的、小周折可能取决于一个人物或者一个事件。比如公元前221年秦王嬴...
评分 评分读完《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抛却论述主题,对学术研究最有启发的恐怕是序的第一段—— 学者做研究有一个相当普遍的倾向,希望尽量照顾周到,力求完美。于是研究工作愈做愈细致,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这种趋势尤其明显。许多名学者也特别强调这一原则,提倡小题大做。这个原...
评分赵冈的书试图回答一些有关中国历史的重大问题:历史上土地问题的核心真的是兼并吗?为什么两宋是中国的城市和工商业发展的最高峰?财税制度对民间经济和社会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什么决定了历史上的城市化水平?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罗马似的大规模奴隶制? 他的回答是否...
诚如小船老师所言,有颠覆之感。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言简意赅!
评分确实是论文集,所以好几个观点总是翻来覆去。提余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必要的,城乡议题得以贯通;不过慢慢的又写成了农业史,着力讨论明代以降江南的棉纺丝织业态。古代城市土地使用方式、中国城市化率为何在宋代达到顶峰后持续下降,都可以作进一步探察。
评分对研究范式的重要反省:中国城市化起源和进程都是独特,有别与西方的。对其分析是无法简单放在西方城市研究的构架下进行的。
评分新颖的研究角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