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紮爾•納菲西(Azar Nafisi)
伊朗裔美國女作傢、學者、評論傢。
1955年生於伊朗,13歲赴海外留學,26歲時獲得美國俄剋拉荷馬州立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後歸國任教於德黑蘭大學等三所高校,但因在女性的穿著與行為等問題上與校方産生嚴重分歧而被辭退。1997年納菲西返迴美國,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就職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除此書以外,納菲西還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主流媒體上發錶文化批評專欄,如今已成為美國炙手可熱的評論傢。
伊朗女學者阿紮爾•納菲西從海外歸來到祖國伊朗的大學中任教西方文學課程,卻正好遇到伊斯蘭革命,她所選用的《洛麗塔》等經典西方文學作品均為政府明令禁止的篇目;而在生活上,她也不滿於政府對於女性穿著與行為的種種限製。就在革命最激烈的時期,作者還是堅持自己的自由思想,並在秘密組織的晨間與晚間的秘密讀書會上引導她的學生們體會這些經典作品。在政府的高壓下,甚至是警報聲的伴隨下,這些對於作品中人物與命運的討論讓她的學生們愈發領悟到自由與自我的意義。她和她的學生們秘密而堅持的反抗,在政府強製要求女性戴麵紗著黑袍的時候,私下悄悄地化妝、塗指甲油,她們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期盼著美好的未來。在麵紗和黑袍的束縛下,卻藏著她們五彩繽紛的夢。而閱讀,則是她們作為個體的最後也是最不能放棄的堅持抗爭、追求自由的方式。
生活在一个极权社会中,人们不自觉的生出许多反抗的方式。一、两个“自我”,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伪装,一个真实。二、政*治之战与生存之战,达者直指政*权的弊端,穷者利用政*权的空隙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三、对文化压制的反抗,可谓花样繁多,技术先进,...
評分澎湃新闻:为什么会写下《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纳菲西:与其说是作家选择了写作主题,不如说是这些主题选择了作家。我的某个经历、想法或某种情绪会牢牢抓住我,萦绕心间。我常常夜不能寐地思考这些,然后很快就想从各个角度调查并研究它,这是我开始创作的原因。住在伊朗的...
評分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3d7c94a966b225ac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一书,2003年在美国出版后,高据《纽约时报》排行榜达半年之久。从当时的书评判断,以为是写给女人看的,笔者就不读了。直到这次伊朗大选风波,才找来看了一遍。作者阿扎尔·纳菲西教授将个人...
評分将“德黑兰”与“《洛丽塔》”置放于同一语境中,显然有撩拨读者想象空间的意味。而事实上,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并无哗众之意,只是平实地讲述一段往事而已,不过因为处于特殊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伊朗),连阅读西方小说也成为禁忌,于...
評分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3d7c94a966b225ac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一书,2003年在美国出版后,高据《纽约时报》排行榜达半年之久。从当时的书评判断,以为是写给女人看的,笔者就不读了。直到这次伊朗大选风波,才找来看了一遍。作者阿扎尔·纳菲西教授将个人...
算是最近看的最好的評論類書籍,一位優秀的集權主義下的女性作傢,深刻、自我並且堅韌!
评分說來可笑,《洛麗塔》27元,這本還要貴,shit,而且感覺沒啥玩意。
评分我們在小說中探討的並非現實,而是真相的頓悟。
评分作者還是更適閤寫論文或者寫評論,作為小說來看,寫得很蹩腳
评分說來可笑,《洛麗塔》27元,這本還要貴,shit,而且感覺沒啥玩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