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托爾特·布萊希特(1898-1956),德國劇作傢、戲劇導演、詩人,二十世紀享有世界聲譽的戲劇傢。一八九八年生於奧格斯堡,一九三三年離開納粹德國流亡丹麥、瑞典、芬蘭等地,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七年移居美國,一九四七年底返迴歐洲,一九四九年起定居東柏林。創作大量戲劇、詩歌及散文作品,代錶作有戲劇《三毛錢歌劇》、《伽利略傳》、《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四川好人》和《高加索灰闌記》等。
《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1938–39/1941) ,副標題是“三十年戰爭紀事”, 時代背景就是17世紀德國三十年戰爭。安娜·菲爾琳,號稱“大膽媽媽”,帶著兩個兒子、一個啞女,拉貨車隨軍叫賣,把戰爭視為謀生的依靠,發財的來源。一個士兵望著她的貨車預言:“誰要想靠戰爭過活,就得嚮它交齣些什麼。”這個把生活希望完全寄托於戰爭的女人,最終落得傢破人亡。這是一個在戰爭中為謀生不怕冒險,不計後果的女人的悲劇。 “大膽媽媽”稱呼,來源於德國17世紀小說傢格裏美爾豪森的流浪漢小說《女騙子和女流浪者庫拉捨》。“庫拉捨”(Courage)這個詞在巴羅剋時代的含義是女人勾引男人的“心計”,在布萊希特筆下,則是小人物為瞭生存而必備的“勇氣”。
一 招募员与上士对话。 招募员为凑军队苦恼,大家不愿意参军。 上士说“和平只会造成懒散,唯有战争才能建立起秩序来。” “像一切好事情一样,发动战争在开头总是难的,但是要真进行起来,那就停不下来了;大家会害怕和平,就像赌钱的人害怕一场赌博干完了一样,因为一旦停下来...
評分这是豆瓣给这本书写的简介: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8–39/1941) ,副标题是“三十年战争纪事”, 时代背景就是17世纪德国三十年战争。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哑女,拉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依靠,发财的来源。一个士兵望着她的...
評分一 招募员与上士对话。 招募员为凑军队苦恼,大家不愿意参军。 上士说“和平只会造成懒散,唯有战争才能建立起秩序来。” “像一切好事情一样,发动战争在开头总是难的,但是要真进行起来,那就停不下来了;大家会害怕和平,就像赌钱的人害怕一场赌博干完了一样,因为一旦停下来...
評分一 招募员与上士对话。 招募员为凑军队苦恼,大家不愿意参军。 上士说“和平只会造成懒散,唯有战争才能建立起秩序来。” “像一切好事情一样,发动战争在开头总是难的,但是要真进行起来,那就停不下来了;大家会害怕和平,就像赌钱的人害怕一场赌博干完了一样,因为一旦停下来...
評分这是豆瓣给这本书写的简介: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8–39/1941) ,副标题是“三十年战争纪事”, 时代背景就是17世纪德国三十年战争。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哑女,拉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依靠,发财的来源。一个士兵望着她的...
讀過的第一本以三十年戰爭為背景的書(說來慚愧華倫斯坦、癡兒西木都還沒看過)。布萊希特在顛倒價值觀方麵絕對是大師:比如戰爭好過和平,金錢重於信仰。一切隻為苟活於亂世,一心為己尚難活命,堅守原則(老實的次子)和胸懷博愛(啞巴女兒)的人簡直就是異類瞭。另外:大膽媽媽簡直就是女版周星星。
评分當初西方美學史一直提到的,終於拜讀瞭
评分當初西方美學史一直提到的,終於拜讀瞭
评分為什麼叫大膽媽媽?乃是因為這個女人敢在戰爭期間拉著一輛逢車四處販賣商品。她很靈活,三個孩子竟然有三個不同的父親。當然,關於這一點,還有一種解釋是布萊希特故意與希特勒的種族政策形成一種對照性的反諷。而與希特勒發動的二戰形成更大對照的是,這個劇本的取材背景是17世紀德國的“三十年戰爭”。大膽媽媽利用戰爭發財的情節暗指英法等國麵對希特勒的擴張,一方麵與之簽訂互不侵犯閤約,一方麵還嚮其兜售鋼材。其結果是不但沒有抑製希特勒的侵略,反倒引火燒身,自食其果,而在劇中則錶現為大膽媽媽的三個子女相繼在戰爭中死去。這也許是一個遙遠的故事,但聯係當下,有多少人一方麵罵著體製,一方麵還想在體製內撈取好處呢?比如入黨,比如考公務員,很多人不就是在開罵的同時想分一杯羹嗎?結果當體製傷害到自己時,自己不過是自己的凶手。
评分讀過的第一本以三十年戰爭為背景的書(說來慚愧華倫斯坦、癡兒西木都還沒看過)。布萊希特在顛倒價值觀方麵絕對是大師:比如戰爭好過和平,金錢重於信仰。一切隻為苟活於亂世,一心為己尚難活命,堅守原則(老實的次子)和胸懷博愛(啞巴女兒)的人簡直就是異類瞭。另外:大膽媽媽簡直就是女版周星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