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好人》(1939–42/1943 ),讲述两千年来世上好人难以立足,于是三位神仙来到人间寻访好人。他们一开始就遇到困难: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不愿提供他们栖身之地,只有好心的妓女沈德收留他们。第二天,三位神仙以付住宿费的名义给了沈德一千多银元。这样,沈德再不必以卖身为业,开了家小烟店并无偿给求助者提供食宿。她的善举非但得不到回报,反而使烟店难以为继。无助的沈德只得戴上面具,以表兄水达的身份出现。他开设了一家烟卷厂,提供就业机会,残酷的剥削手段和严格的经营管理使工厂规模渐大,日渐兴隆。人们在感激水达给了工作和面包的同时,又十分怀念善良的沈德。有人怀疑水达谋害了他的表妹,以霸占烟店,水达被人举报。在三位神仙乔装打扮的法官面前,水达现出了沈德的原形,道出苦衷:“既要善待别人,又要善待自己,这我办不到。”三位神仙在这个问题面前也束手无策。“是改变人,还是改变世界?”布莱希特把故事背景设置在遥远的中国,写出了一部寓意剧。
“发生在四川省的这个故事,今天已不适用于这个地方。它适用于所有存在人剥削人的制度的地方。” 一个从没有到过中国的德国人写的中国故事。因此,布莱希特自然是会对中国文化产生误读的(神仙降临的背景使得它像是《圣经》里的故事一样)但这依然不妨碍剧本的寓言性。 世上好...
评分昆德拉曾说过:“当要把握一部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时,民族、地区的背景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四川好人》便是这样一部无关四川的作品。布莱希特构筑了一个蛮横险恶的世界,他将他的文学幻想建立在了那片他甚至未曾亲临的封闭土地上,却道出了永恒、普遍的道德困境。当行善和生存...
评分评论里有人写道:他的文学幻想建立在了那片他甚至未曾亲临的封闭土地上,却道出了永恒、普遍的道德困境。作为故事背景的四川,让刚翻开书的中国读者更容易带入故事,而小说却将一个普遍性的而特有的非区域性的问题向读者提出:坚持善良还是选择生存?(2017.8.12记) 2018.11.2...
评分 评分记几个点: 1.老王信奉神仙,在得知神仙到来后,热心地帮他们寻找食宿,是为了神仙能眷顾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但中途被神仙发现勺子的把戏,自己做生意缺斤短两,没有脸面再见到神仙,而是自己躲起来了。虽然他也不是善人,可与其他的人比起来,因为信仰的存在,至少神仙出现...
道德困境,生存和工作的伦理与神仙的绝对律令。布莱希特的戏剧张力十足啊~
评分大爱!沈黛的第一次困境出现时剧情没有继续下去,像大胆妈妈里一样,取而代之的是唱歌。由此理解了布莱希特的剧情设置,及时停止,把悲剧的展示断在开始前,这在结局体现得最妙,谁也没法进入沈黛的内心体会痛苦,因为布莱希特及时阻止了。甚至戏中人及收场白与读者对话,让读者不再体会人物,而是思考。沈黛这一角色,关于世间善良之人的形象,又像极了莎士比亚的泰门,可他们区别也在于两位剧作家的写法,莎士比亚把泰门困境中痛苦的心灵展示得一览无遗,因而让读者与泰门的心一起共振,读者也跟着痛苦,可是布莱希特知道如果这样展示沈黛,读者也会跟着命运共鸣一般的痛苦,所以他阻止了这种情感展示。让剧情停留在悲剧发生前。而剧中人物,以及收场白直接把话锋转向在看剧的我们,向我们提问,让我们站在戏剧人物的立场思考。太棒了!
评分一個戴了個中國面具的外國劇本,人格分裂高段數 (這神翻譯…愛情買賣
评分小小的烟店是干涸的人间地狱里的清泉,无穷无尽的饥渴人们转瞬间就可以把洪水中的小舟打翻。在神仙退去后的世界里,沈黛依然必须忍受被异化社会劈成两半的痛苦,在过去,神仙是人的异化,而在今天,随达则是每个人的异化。不把旧社会连根拔出,那么这个世界一个好人都无法生存——只要有一个好人,一个好人就好了。
评分布莱希特了不起啊,单是剧本就把维度勾勒得这么清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