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香港

鄉土香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著者:

華琛,哈佛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華若璧,哈佛大學人類學系高級講師。

譯者:

張婉麗,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現為自由譯者。

盛思維,曾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香港大學修讀中文及翻譯、東亞語言及文明、文學及文化研究。現於香港公開大學教授翻譯學士及碩士課程。

審校者:

廖迪生,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及華南研究中心主任。

出版者:香港中文大學
作者:華琛(James L. Watson)
出品人:
页数:416
译者:張婉麗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220 HKD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62996468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香港 
  • 社会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香港歷史 
  • 文化研究 
  • 人類學 
  • 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書是一部對中國人類學華南研究具有啓發性意義的經典著作。

兩位來自美國的人類學學者,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來到香港元朗新田及厦村居住,近距離觀察文氏及鄧氏兩個宗族的文化傳統,從人類學角度探討當時兩個鄉村的社會結構、性別差異及宗教禮儀。他們分工合作,紀錄及研究鄉村中男女的性別地位及等級觀念。

隨着新市鎮的興建,新界地貌已變,書中提及的某些小村落也從此消失,許多傳統禮儀不再流行,本書通過資料搜集呈現當年鄉村生活的各種精神活動,如過繼習俗、祭祠、結婚儀式及葬禮禁忌等這些已漸被遺忘的廣東鄉村禮儀。本書是本地歷史的獨特紀錄,其中理論更啓導了不少後學。

書評

這是一本值得關注及讚賞的非凡著作。它概述了兩位世界級學者的成就……他們對本土生活有著濃厚的興趣,對其研究的社區也充滿熱愛,這與強調全球流動性的新一代民族誌研究迥然不同……華琛及華若璧細膩又敏感地突顯了那些標誌着中國人類學重要時期的分析性議題及歷史證據。

── 蕭鳳霞 (美國耶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作者大大超越鄉村的局限,在其有關命名或信仰與禮儀的相關性等經典文章中探討了中國文化及社會的根本面向。本書不僅是了解新界鄉村社會的重要讀物,也令人深刻理解塑造這個鄉村社會的更廣闊的文化及歷史力量。

── 孔邁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2003年前后,因为拍《三元里》,加上长住广州,有很长一段时间紧追珠三角的历史研究。为了找关于疍民的资料,我在2004年从网上读到了萧凤霞(Helen Siu)和刘志伟合写的《宗族、市场、盗寇与疍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一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

评分

在2003年前后,因为拍《三元里》,加上长住广州,有很长一段时间紧追珠三角的历史研究。为了找关于疍民的资料,我在2004年从网上读到了萧凤霞(Helen Siu)和刘志伟合写的《宗族、市场、盗寇与疍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一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

评分

在2003年前后,因为拍《三元里》,加上长住广州,有很长一段时间紧追珠三角的历史研究。为了找关于疍民的资料,我在2004年从网上读到了萧凤霞(Helen Siu)和刘志伟合写的《宗族、市场、盗寇与疍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一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

评分

在2003年前后,因为拍《三元里》,加上长住广州,有很长一段时间紧追珠三角的历史研究。为了找关于疍民的资料,我在2004年从网上读到了萧凤霞(Helen Siu)和刘志伟合写的《宗族、市场、盗寇与疍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一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

评分

在2003年前后,因为拍《三元里》,加上长住广州,有很长一段时间紧追珠三角的历史研究。为了找关于疍民的资料,我在2004年从网上读到了萧凤霞(Helen Siu)和刘志伟合写的《宗族、市场、盗寇与疍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一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

用户评价

评分

重点阅读了第十二篇。本文以中国东南沿海的天后信仰为例,试图探寻在地域差异鲜明的中国为何会表现出高度文化统一的现象。天后从福建沿岸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神衹提升为国家正祀,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但政府在推行天后信仰的过程中只确定了一个基本框架,而未设定宗教信仰和宗教思想等基本内容,只要祭祀对象和模式恰当,政府便不会干涉。庙宇和祭祀组织实际由本土精英运作,他们遵守正确的模式,与政府官员合作,建立表面上非常一致的国家文化。另一方面,无论是地方精英、半文盲的农民、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佃农,还是地位低下的妇女和农民,都可以对天后信仰设定自己的表述方式。他们对天后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与信念,很多时候甚至是矛盾和对立的。但对于旁观者而言,不同背景的人均被统合于天后信仰之中。这也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高度统一背后的灵活性与差异性

评分

我能说上个世纪做的中国研究,比这个世纪的一些中国学者做的扎实吗?

评分

对里面几篇文章蛮感兴趣的,盆菜,妻妾,丧葬

评分

赞一下ecnu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了给俺找这本还未上架的书,真是翻箱倒柜啊!性别部分只能打三颗星吧。

评分

阅读了大部分章节,学到很多的一本书。本书是两位作者给予在新界新田和夏村田野经历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把人类学田野和历史记录令人信服的结合在一起,重构了许多中国研究中很重要但是很少有研究的议题,譬如婚姻、食物、奴仆、名字、死亡仪式等等。作者在对墓祭仪式的分析中批评涂尔干的思路太过看重仪式的“团结性”与功能性,忽视了其中表现的权力差异,这一点也是他在各个仪式中最关注的——在这些仪式中表现了什么人的权力,哪些人地位低下,哪些人显赫,哪些人被排斥在外,从权力的角度出现去研究仪式,可能是他与所批评的前人较为不同的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