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蘇鎮,男,漢族,1955年10月15日生,江蘇省人,2001年1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學係中國古代史專業,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代錶作為《〈春鞦〉與“漢道”》。
本書是北京大學教授陳蘇鎮先生潛心研究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的力作。本書深入細緻地描述和分析瞭在儒傢士大夫的推動下,以春鞦學為主的經學如何訴諸“大一統”帝國的創製立法,如何影響漢帝國的實際曆史進程,從而成就“漢道”,為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確立瞭基本模式。
汉承秦制,但为了避免秦朝二世而亡的命运,汉帝国必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整合关中与关东。 汉初的无为而治以及郡国制是后战国时代的一种妥协,到了武帝时期的尊儒更化最终使得关东文化成为主流,帝国文化上的统一大大进展。 这一时期《春...
評分 評分 評分政治史研究是北大古代史的特色,但兩漢比較難做 以為資料太有限。陳老師這本書基本用兩漢書的材料,卻完全重寫瞭兩漢政治史,特點在於著眼政治史和學術史(主要是經學,或者叫春鞦三傳沉浮史)的互動關係,藉這一雙重奏結構,談齣瞭很多新意。
评分將兩漢學術史與政治史結閤起來研究,彆開生麵。雖然我不懂經學的深淺,還是覺得很厲害。秦-漢-新的曆史令人感慨之處在於其政治理想主義的高漲與破滅,留下的無疑是一筆值得反思的遺産,包括其關心的各種議題和經驗教訓。東漢部分有些簡略瞭,是個遺憾。“德”和“禮”之間的對立在經學不同傳統中是否那麼鮮明,值得進一步去瞭解。
评分做得很細,也有很多新的思路。例如,漢承秦製的原因,就基於瞭軍事和地域原因,提供瞭考論和解釋,令人信服。
评分喜歡簡要的注釋
评分似乎是以《漢代政治與春鞦學》為基礎,做瞭空前的史料擴充、綫索梳理、觀點歸納。細小的觀點有趣有理之處甚多,但整體上不夠簡約通透,結構並不復雜,觀點也不難理解,但處理史料癡重,前後內容還有不少重復的。兩漢經與史最難的地方,就是現有史料缺乏,不易支撐起某一個“史實”與“經義”之間是否真的存在邏輯關係,本書已經竭盡全力來做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