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与命运

人的本性与命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1892-1972)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德国移民家庭。后来成为福音派的牧师,在美国宗教的最高殿堂协和神学院任教三十余年。他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对美国思想界的左派和右派都有巨大的影响。

•80年代以来,他对美国政治思想界的影响与日俱增,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总统们的真正教父。肯尼迪、卡特、里根身后真正的智库。也是现任总统奥巴马公开承认的最崇拜的哲学家。

•甚至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尼布尔的世纪。

出版者:宗教文化出版社
作者:尼布尔
出品人:
页数:408
译者:謝秉德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7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2544437
丛书系列: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系列
图书标签:
  • 神学 
  • 基督教 
  • 宗教 
  • 哲学 
  • 尼布尔 
  • 文化&思想 
  • 思想史 
  • 管理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人的本性与命运》中尼布尔主要论述了对人性与命运的立场,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赤子,他本身是有限的、脆弱的;另一方面,人也是灵性的动物,具有无限的自由;人生的意义是从基督启示来的,在基督里面人可以获得智慧和能力,以完成他倚靠自己否能完成的人生意义;人的罪与人的自由是相关联的,罪不是由于人的有限或无知产生的,而是由于人的骄傲和自义产生的。历史显示了永恒的原则。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按语:Reinhold Niebuhr不是系统神学家,在《人的本性与命运》(1939)中他是以基督教先知身份来写作的。尼布尔酷似一个世纪之前的祁克果,不过祁克果是面对着形而上学的世界发言,而尼布尔则面对着政治世界发言,但两者本质上都是一样:将真正的希伯来信仰,尤其是圣经基督...

评分

【按语:Reinhold Niebuhr不是系统神学家,在《人的本性与命运》(1939)中他是以基督教先知身份来写作的。尼布尔酷似一个世纪之前的祁克果,不过祁克果是面对着形而上学的世界发言,而尼布尔则面对着政治世界发言,但两者本质上都是一样:将真正的希伯来信仰,尤其是圣经基督...

评分

【按语:Reinhold Niebuhr不是系统神学家,在《人的本性与命运》(1939)中他是以基督教先知身份来写作的。尼布尔酷似一个世纪之前的祁克果,不过祁克果是面对着形而上学的世界发言,而尼布尔则面对着政治世界发言,但两者本质上都是一样:将真正的希伯来信仰,尤其是圣经基督...

评分

【按语:Reinhold Niebuhr不是系统神学家,在《人的本性与命运》(1939)中他是以基督教先知身份来写作的。尼布尔酷似一个世纪之前的祁克果,不过祁克果是面对着形而上学的世界发言,而尼布尔则面对着政治世界发言,但两者本质上都是一样:将真正的希伯来信仰,尤其是圣经基督...

评分

【按语:Reinhold Niebuhr不是系统神学家,在《人的本性与命运》(1939)中他是以基督教先知身份来写作的。尼布尔酷似一个世纪之前的祁克果,不过祁克果是面对着形而上学的世界发言,而尼布尔则面对着政治世界发言,但两者本质上都是一样:将真正的希伯来信仰,尤其是圣经基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不错,就是这个翻译实在一言难尽,看到就糟心

评分

尼佈爾給我種“絕世聰明矜世智”的感覺,這在他對理解天主教教理的某些偏頗之處尤為明顯,大公教認為墮落的人類失去了“特恩”,其本性並非不受原罪影響而是並非像新教所說的那樣徹底敗壞,人依靠其受損的天性能夠過上道德生活,而歸嚮天主則是出於恢復人之天性的恩寵。過度強調“自私”是非常奇怪的,經由智性認識到的正確的自愛在天主的推動使人歸嚮天主,其結果就是以“agape”點化“eros”,將有所求的愛昇為共融的互愛,進入聖愛秩序。聖多瑪斯神學性的形上學在某些地方或許是有些呆板,這併不代表它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落實和完善。說改教運動加深了對人性的認識——恰恰相反,改教家們的認識是基於一種簡化的敗壞處理,忽視人之自我意識的複雜程度,而對大公教專擅僵化的指責——不要忽略它畢竟是在世的。

评分

放荡无度地满足情欲,一方面是自私骄傲自我膨胀的表现,有时它的目的是确认自己的权力,宣传助长声威,有时是解脱了未获得权势前被压抑的各种欲望,然而另一方面,有时奢侈的生活并非为表彰自己的骄傲,或顺从肉体的各种冲动,而是一种逃避自我的狂暴行为,自我发现本身不足以作为生存世界的中心,为逃避自我,凡可以使他片刻忘记他不安内心的矛盾挣扎的,凡表面的可以简单操纵的自然冲动,他必追寻。

评分

尼佈爾給我種“絕世聰明矜世智”的感覺,這在他對理解天主教教理的某些偏頗之處尤為明顯,大公教認為墮落的人類失去了“特恩”,其本性並非不受原罪影響而是並非像新教所說的那樣徹底敗壞,人依靠其受損的天性能夠過上道德生活,而歸嚮天主則是出於恢復人之天性的恩寵。過度強調“自私”是非常奇怪的,經由智性認識到的正確的自愛在天主的推動使人歸嚮天主,其結果就是以“agape”點化“eros”,將有所求的愛昇為共融的互愛,進入聖愛秩序。聖多瑪斯神學性的形上學在某些地方或許是有些呆板,這併不代表它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落實和完善。說改教運動加深了對人性的認識——恰恰相反,改教家們的認識是基於一種簡化的敗壞處理,忽視人之自我意識的複雜程度,而對大公教專擅僵化的指責——不要忽略它畢竟是在世的。

评分

满目疮痍的翻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