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罢工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工人运动 海外中国研究 中国近代史 裴宜理 历史 上海 政治 近代史
发表于2025-02-24
上海罢工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地缘政治,产业政治,党派政治共同撕裂和左右着工人运动,只有经济上的通货膨胀和政治上的民族主义能团结所有人;技术性工人/工匠偏向激进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半技术性工人偏向经济性的保守工人运动与帮会,与乡村联系深,漂泊不定的非技术工人则无法有效组织起来;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主义则与前工业化时代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技术与文化和组织相连结,而共和国的国有企业作为工运组织者的创建,则在排他性与家长制管理上令人想到工匠行会,激发了边缘工人新的不满,因而上海的保皇派与造反派与解放前工人运动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评分上海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工人阶级形成角度的工人运动史。剖析得很到位,特别是思想观念形成层面的分析。个人觉得可以和《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对照着看。
评分用地域/行业/性别区隔不同工人罢工的异同 读完感觉没什么大意思
评分暑假难得看了本好书。商人/帮会/工人 结合在一起,或许才能更好的讨论罢工及其背后的政治运作
评分上海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工人阶级形成角度的工人运动史。剖析得很到位,特别是思想观念形成层面的分析。个人觉得可以和《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对照着看。
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 现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教授、主任,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国学学家,也是有影响的上海问题研究专家。对她的《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一书,著名学者、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研究所白吉尔教授(Marle-Claire Bergere)评价道:“这本重要著作不失为一部令人鼓舞的填补空白之作。该书吸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8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丰富的资料与研究成果,而它们在西方史学界尚未被系统地利用吸收。本书研究方法新颖别致,学术成就无懈可击,文献数据裕足且多是第一手的。”
《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从下述三个层面揭示了近代上海工人运动与中国政治的关系。第一层面“地缘政治,1839—1919”,追溯了上海工人力量在地理上与文化上的源流。裴宜理认为早期上海工人的反抗因籍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第二层面“党派政治,1919—1949”,描述了2 0世纪20-40年代上海工人运动的基本状况,作者指出了外来的组织者是如何被迫接受在他们到来之前即已存在于工人中的传统观念——有时甚至与其思想信仰相抵触(例如有些共产党人开展工人运动的第一步就是加入帮会)。第三层面“产业政治”,对烟草、纺织和运输行业作了颇为详尽的个案研究,从而揭示出不同行业的工人在不同时期针对当时政治形势作出了何等的反应。《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中国工人丰富多彩的画像,它的成功立足于大量原始资料:工人访谈录、工厂与政府档案、警方报告、干部回忆录以及其他迄今尚未公开的数据。作者驾驭资料之娴熟、高明,令人称道。
读书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本): 中译本序P2阶级地位在工人运动当中作用不突出 P2中国工人的四分五裂,与欧美工人类似 第一章:考察上海的移民结构——广东人、宁波人、江苏人和华北人,P29工人的籍贯与其职业和团结聚集之间的关系,P33地缘政治培育出来的团结,P39...
评分读书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本): 中译本序P2阶级地位在工人运动当中作用不突出 P2中国工人的四分五裂,与欧美工人类似 第一章:考察上海的移民结构——广东人、宁波人、江苏人和华北人,P29工人的籍贯与其职业和团结聚集之间的关系,P33地缘政治培育出来的团结,P39...
评分早在《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这篇博士论文中,作者就发现在影响农民叛乱行为的几个因素里,亲缘和地缘的关系比阶级关系更重要,当她把研究转向工人运动时,情形颇为相似。以往许多中国工人运动史的研究常常被限定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无产阶级革命”这些话语体系与思维...
评分即便是最挑剔的历史学者,也不能否认此书的扎实有据。史料选取的广度和深度,面对如此浩繁史料的条分缕析所下的功夫,相信做过扎实研究的人都能体会的到其中的艰辛。 作为一名兼职编辑,我首先要谈下此书的‘用户体验’,这是上峰每次都要交待的事情——一定要从读者角...
上海罢工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