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共分为二大部分,内容包括:中国绘画史三题、中国画中的政治主题、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中国绘画的率意与天然:一种理想的兴衰等。由于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史研究的跨文化特点,高先生和各国的学者一道,不但挑战并丰富了中国绘画史学的古老传统,而且回应并促成了西方美术史学的新方法,在拓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方面,呈现给我们一个宏大的学术景观。
【作者按】这是我15年前写的论文,收在纪念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文集中。列文森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学者和教师,不幸于1969年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这本文集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编写的。我用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些有关董其昌“南北宗说”的想法,以及我认为列文森在早几年写的《...
评分【作者按】这是我15年前写的论文,收在纪念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文集中。列文森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学者和教师,不幸于1969年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这本文集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编写的。我用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些有关董其昌“南北宗说”的想法,以及我认为列文森在早几年写的《...
评分【作者按】这是我15年前写的论文,收在纪念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文集中。列文森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学者和教师,不幸于1969年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这本文集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编写的。我用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些有关董其昌“南北宗说”的想法,以及我认为列文森在早几年写的《...
评分【作者按】这是我15年前写的论文,收在纪念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文集中。列文森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学者和教师,不幸于1969年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这本文集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编写的。我用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些有关董其昌“南北宗说”的想法,以及我认为列文森在早几年写的《...
评分【作者按】这是我15年前写的论文,收在纪念列文森(Joseph Levenson)的文集中。列文森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思想史学者和教师,不幸于1969年在一次事故中去世,这本文集就是为了纪念他而编写的。我用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些有关董其昌“南北宗说”的想法,以及我认为列文森在早几年写的《...
超厚的一本书,全是字,从年前看到年后。其实大部分的观点在《隔江山色》、《山外山》那几本书也都有,这本不知道是否没图的缘故,还显得深一点,适合专业人士看。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论文,谈及大陆的藏画不多。
评分就仿佛是对高居翰其他几本书——《山外山》《气势撼人》观点的复习,三篇序言写得很是触动人心。高对画面形式的描写非常细致,然而读起来时常仍感枯燥、抽象,尤其是在这本书不知为何做成繁体且图片非常少的情况下,看着大段的画面描写,有时候经常能看串行。画面描述结合社会背景分析的部分是亮点,不得不说高的很多看法在后来影响了许多学者。
评分看到好的艺术史著作不亚于看推理小说的乐趣~从仅有的线索追溯出其背后更大的图景,建立于视觉感知与理性分析之上的快乐。绵密的文字叙述下有着坚实的方法论框架,而我对能一窥那支撑着的框架有着强烈的兴趣。
评分看到好的艺术史著作不亚于看推理小说的乐趣~从仅有的线索追溯出其背后更大的图景,建立于视觉感知与理性分析之上的快乐。绵密的文字叙述下有着坚实的方法论框架,而我对能一窥那支撑着的框架有着强烈的兴趣。
评分这一本一半的部分都在讨论方法论的东西,对于熟悉高居翰作品&熟悉晚期中国绘画史研究方法(特别是高居翰入手的那个路径)的研究者来说非常有用。里面面对的悖论与困境与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每一个中级阶段都会自然而然出现的问题。再回头来看,有一些观点很有启发,也有助于厘清自己的思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