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黄仁宇
出品人:
页数:459
译者:阿风
出版时间:2001-6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5464
丛书系列:黄仁宇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黄仁宇
  • 历史
  • 明代财政史
  • 经济史
  • 明史
  • 中国历史
  • 明朝
  • 经济
  • 明代
  • 财政
  • 税收
  • 历史
  • 经济
  • 政府
  • 制度
  • 十六世纪
  • 中国
  • 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的英文原版初版于1974年。作者以明实录、明人奏疏笔记、明代地方志等史料为基础,充分吸收了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欧美、日本的研究成果,对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与税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黄仁宇是对明代财政政策作出全面说明的第一人,对许多新发现的细节性材料进行了全面的历史性透视。

作者简介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目录信息


致谢
度量衡说明
明代诸帝
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司衅
第一章 财政组织与通行的做法
第二章 16世纪的现实与主要的财政问题
第三章 田赋(一)――税收结构
第四章 田赋(二)――税收管理
第五章 盐的专卖
第六章 杂色收入
第七章 财政管理
第八章 结语
书名略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第一章 财政组织与通行的做法 明代的统治者考虑到发展这些先进的经济部门只会扩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反过来会威胁到帝国的政治统一。 这种为了短期的政治目标而牺牲长期的经济发展在现代历史学家看起来是荒谬可笑的。 明朝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好像一条注入沼泽的河流,它有无数...  

评分

评分

财政史一般来说偏向经济史范畴,但是“财政”二字之中有“政”字,这就使得财政问题并不能简单的当做经济问题仅仅考虑“财”,更要看到与管理相关的“政”,可以认为财政问题既是一种经济问题,又是一种管理问题,还有另外的特点是这种二重性还不分主次,很难定义说应该附属于...  

评分

第一章 财政组织与通行的做法 明代的统治者考虑到发展这些先进的经济部门只会扩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反过来会威胁到帝国的政治统一。 这种为了短期的政治目标而牺牲长期的经济发展在现代历史学家看起来是荒谬可笑的。 明朝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好像一条注入沼泽的河流,它有无数...  

用户评价

评分

神作不解释

评分

一个一般的博士论文!作者自己本人认为很差

评分

3.5,梳理了明代财税以及税收系统,黄仁宇书里数据最多的一本看的头晕。

评分

神作不解释

评分

明朝的财政制度是一个极端分裂的矛盾体,是传统儒家“仁政”少税与财政积贫积弱的分裂,是洪武祖制与其后实际境况的分裂,是理想中央集权与实际落后技术水平的分裂。不可更改的低税旧制严重削弱了国家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力量,一方面使大多数官员不得不寻求非正式的资金渠道,从而滋生了众多底层欺压与腐败;另一方面也使明王朝没有资金进行公共事业建设与国防,其唯一达成的目标就是防止了地方对中央的反抗。从制度层面上来讲,明朝的财政是一个效率低下、管理混乱(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规定与数据的模糊与不切实际)、技术基础薄弱的制度,但这一制度却遗憾的被后来人所借鉴。黄仁宇抛弃了苦大仇深的“封建阶级论”,试图从制度层面上剖析明朝失败的原因。显然,这样的王朝是很难诞生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的。我觉得它至少要到鸦片战争才算得以露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