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是在一种惆怅的心情中完完的。彻察丝缕而又探求大势――我想用激情内敛的叙述方式描绘出我们这个民族的面孔和表情。历史事件在《1901年》中并非叙述的主体,而是所有历史人物心灵“出卖”的背景,连贯的不是频发的历史事件,而是中国人纷乱的心绪历程。之所以选择了一百多年前的历史,是因为中国人千年不变的面孔在那段日子里突然表情急剧丰富起来。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作家。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读者按:O(∩_∩)O~这个是历史读物,非历史,但很好玩。读读者们自取所需哈~ 《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 作者: 王树增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年: 2004-03 【摘录1】公元1500年前后,相对于中国是明朝成化至嘉靖年间,西方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扩张 。随着跨越大西洋的...
评分 评分《1901》,听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本几乎是文科学生必读的《万历十五年》。 2004年,王树增的《1901》初版,只闻其声;7年后,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推出修订版,原文、出处均有加厚,洋洋洒洒600多页,但读起来并不吃力。 但这是一本迥异于《万历十五年》的作品。 ...
评分人的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不必浪费时间自欺欺人,活着,就做自己发自内心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题记 作为曾带着“理科生”标签进入大学校园的书生,我得承认自己对历史这东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抱着既不尊重也不喜爱的态度。我不准备为自己开脱,因为好...
评分不知从何说起,1901年那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 读过《1901》,五味杂陈,本来是一幕悲剧,最后王树增却添上了一抹早春的温情。或许这种悲喜交加正是对吾国吾民最好的写照。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灾难后,依然保有一份希望,依然顽强地生存在这...
真心不错 作为一本小说形式的历史书籍 非常棒 不仅客观描述 而且语句生动~
评分纸上春秋,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 1900年,二十世纪的头一年,留给中国人的是关于八国联军及义和团的记忆,是屈辱是抗争,是古国千年未有之变局。
评分|103:89|
评分作为一本历史读物,作者的关注点却集中在对国民性的批判上,以荒诞小说式的写法,把中国人讽刺得体无完肤。因而,作品对历史的探讨,对人物的刻画都比较肤浅,没有给出一个缘由的解答。而且,作品中的历史常识错误不少,一些观点也属信口开河,十分可惜。
评分纸上春秋,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 1900年,二十世纪的头一年,留给中国人的是关于八国联军及义和团的记忆,是屈辱是抗争,是古国千年未有之变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