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增定,男,安徽庐江人,1972年生,199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迄今已发表“有朽者的不朽:现代政治哲学的历史意识”、“政治与教育:洛克的政治哲学研究”、“行政的归行政,政治的归政治”等数篇论文,另有《敌基督者》(尼采)、《政治神学续篇》(卡尔・施米特)等译著问世。
尼采是一位极富争议性的西方哲学家。尽管他的哲学对当代西方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有关他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大抵而言,这些争论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来展开:尼采的哲学究竟有没有某种统一性?假如有的话,那么它应该是什么?本书作者认为,尼采一生的哲学思考,都是为彻底颠覆两千多年的西方柏拉图主义或行而上学传统,并且克服它所导致的现代虚无主义后果:正是这一基本意图,构成了尼采哲学的内在统一性。为此本书一方面通过以尼采经典文本的诠释勾勒其哲学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也把尼采放到二十世纪的争论语境中最大程度地凸显其哲学思想的复杂性。
周日在拥挤的地铁三号线里读着这个书的时候,觉得这个景象不就是尼采预见到的“末人时代”么?一到周末番禺区和白云区的人们纷纷涌进城来购物娱乐聚会,人不再考虑去过哲人所沉思的高贵的精神生活,而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平等自由地追求和享用想要的生活,而这通常是喧哗与躁动,...
评分人的知识的发展就是不断破除迷信的进程,理性在康德那里寻找到了边界,但对逻辑的迷信却很少有人怀疑过。理性主义仍然有着其顽固的堡垒,尼采是站出来彻底宣布其死亡的勇士。“真理是一个视角、幻觉或神话。”换句话说,凡是自我宣布为真理的都是“意见”,都是“谎言”...
评分尼采认定生存世界无意义,从而需要创造一种形而上,创造一种文化赋予人生意义和生存的理由。此为尼采早期观点,用周国平的观点是艺术拯救人生的艺术形而上学。再后尼采发现生命的虚无本质,所谓的意义与理由都是一种形而上的价值虚设,是一种高贵的谎言,从而遮蔽和压迫了人之...
评分生平 1844年生 尼采祖上五代20多位牧师 父亲5岁之前去世,从小跟5个女人一起生活。大学在波恩大学 神学 和 古典语文学 1879年开始漫游 1885年查拉图斯特拉 当年向一俄罗斯女子求婚被拒。 1889年精神崩溃 1900年 死亡 一尼采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 后世解读 ①海德格尔:尼采统一...
评分如此清晰简洁就把事情说明白了,吴增定还自嘲"又臭又长的论文"。
评分清楚明白,棒棒哒!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看不懂尼采啦!
评分是不错的
评分纵使伟大的西方文明的光芒永远地淡入虚无之中,在下一个十亿年里,在遥远的星辰上,有你,也有我。
评分定叔十五年前的定书。海德格尔认为尼采是颠倒的柏拉图主义。洛维特认为尼采是反基督教的基督教。德里达认为尼采是能指符号的无限分延,最大程度地解放了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福柯认为尼采是消解了知识主体的统一性。德勒兹认为尼采是游牧思想、不断解码。施特劳斯认为尼采是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家。吴增定认为《尼采与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已经不太靠谱,如果有机会要大改特改,把这十五年来的悔恨交加增定。诸贤的说法都是尼采的视角主义之视域,而尼采本人的整全的思想,要么还是去读尼采原著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