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是一位极富争议性的西方哲学家。尽管他的哲学对当代西方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有关他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大抵而言,这些争论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来展开:尼采的哲学究竟有没有某种统一性?假如有的话,那么它应该是什么?本书作者认为,尼采一生的哲学思考,都是为彻底颠覆两千多年的西方柏拉图主义或行而上学传统,并且克服它所导致的现代虚无主义后果:正是这一基本意图,构成了尼采哲学的内在统一性。为此本书一方面通过以尼采经典文本的诠释勾勒其哲学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也把尼采放到二十世纪的争论语境中最大程度地凸显其哲学思想的复杂性。
吴增定,男,安徽庐江人,1972年生,1999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迄今已发表“有朽者的不朽:现代政治哲学的历史意识”、“政治与教育:洛克的政治哲学研究”、“行政的归行政,政治的归政治”等数篇论文,另有《敌基督者》(尼采)、《政治神学续篇》(卡尔・施米特)等译著问世。
尼采认定生存世界无意义,从而需要创造一种形而上,创造一种文化赋予人生意义和生存的理由。此为尼采早期观点,用周国平的观点是艺术拯救人生的艺术形而上学。再后尼采发现生命的虚无本质,所谓的意义与理由都是一种形而上的价值虚设,是一种高贵的谎言,从而遮蔽和压迫了人之...
评分周国平介绍了作为个体哲学家的尼采,而在另一方面,吴增定介绍了作为作为政治和社会哲学家的尼采。 尼采认为,西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生命意志的萎靡。生命意志有两个向度: 1)求假意志:生命为了维护自身的存在并且健康地成长,必须设定意义(视域或保护层)、目标...
评分吴老师的这书,如今已不再出版,想读的时候,花了10元在某宝买了个pdf的版本,分三次在星巴克读完,看着熙熙攘攘的人,颇想说一点对尼采的臆想。 书中提到,尼采让所有遭到中心压制的处在边缘的被欺凌者都有好感,它使我意识到自己最初接触尼采的那种心境,意识到现代社会的中...
评分学科中心主义的谬误,政治,谁之政治?哲学家的政治?让我们把政治还原为人的政治吧,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何为人。等级制那一点论述的不充分,不过可能是因为此岸与彼岸的距离不在了,受不了,因此要在此岸塑造出差别来,那样才会有价值差别,但我看不出这里有什么所谓的大地精...
评分看完此书,再回头读《查》,顿时豁然许多。先膜拜尼采。其一观点:人在本性上不能没有信靠和追求,他必须为自己设定一个为之献身的目标,因为“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突然想到,按尼采观点,若能认识到人生的根本虚无,方能认识到生命的根本意义。这恰又与死亡哲学的"向死而生"殊途同归
评分好书!清晰简洁的行文,围绕尼采哲学生涯与柏拉图主义的纠葛展开,连缀古希腊与后现代、海德格尔与施特劳斯(虽然极简),对把握尼采超人哲学、权(强)力意志、永恒轮回等概念极有帮助,对理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书也极有帮助!
评分看完此书,再回头读《查》,顿时豁然许多。先膜拜尼采。其一观点:人在本性上不能没有信靠和追求,他必须为自己设定一个为之献身的目标,因为“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突然想到,按尼采观点,若能认识到人生的根本虚无,方能认识到生命的根本意义。这恰又与死亡哲学的"向死而生"殊途同归
评分分析很全面~
评分书是很好的,但是认为尼采的核心问题是与柏拉图主义的关系,这一点没法认同。核心问题应该还是克服虚无主义的问题。好像张旭也是这样批评他?吴老师自己现在也不这么讲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