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进化论》包括:论生命的进化、机械论和目的论、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迟钝,智慧和本能、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和智慧形式、思想的电影放映机制和机械论的错觉、对各种哲学体系的回顾、实际的变化和伪进化论等等。
生命的本质在于是传送生命的运动,即生命之流。生物是生命的载体,个体是负载了材料的生命之流。 生命的特征之一是可以分化出不同的进化路线,所有进化路线都没有终点。 生命是一种内在冲动,生命的过程是进化。生命的状态是变化。我们自身是我们自出生起至今的历史。通过变化...
评分用生物学知识企图探索人类思维的发展源流,植物进化趋向静止,动物进化趋向运动。前者是本能的道路,后者是智能的道路。人类为了发展智能,而牺牲了本能,和物质结合,走向了创造和改造世界的道路。虽然作者序言称物理化学研究的是原子等死去之物,而人文学科才关注的是活着的...
评分书看完了。简单说几点。 柏格森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哲学家。目前为止,除了康德,就是柏格森,两人是我相对读的最多作品的哲学家。而且以后遇到柏的作品,还会继续关注。 在我的心目中,柏格森的绵延理论,丝毫不逊色于休谟对因果理念的破坏性。只不过对于“绵延...
评分 评分柏格森的进化论,准确地讲,并不是evolution,而是transformism,演变论。他不想在细致地考察生物之演变中夹杂哪怕一丁点的人为设想。 他对前辈们的批评,集中在:用“机械论”“目的论”等观念来分解、描述生命的演变,不能真实地考察生命演变,因为做完分解的工作之后,就只...
柏格森的学说有新意,但这“新”需要“旧”作为对立面来反衬,才显得清晰一些,毕竟,这种思想难掩神秘气息。所以,很多概念成对出现,如流动与凝固、绵延与时间、直觉与智力、生命与物质等等,所谓的“创造进化论”也是相对于机械论和目的论而言的。人类智力的特点是分割空间,固定时间,是向外观看的静态 “目光”,几何和逻辑是它的典型产物,过滤了时间之流,适于认知无生命的物质,不能认识无尽的生成之流。柏格森既不喜机械论,也不喜目的论,因为两者都认为一切都是决定好的,差别仅在于前者把推动力设置在源头,后者把推动力设置在终点。“创造进化论”把“生命冲动”作为进化的原动力,进化本身包含创造,进化只提供方向,但不提供确定的结果。生命即创造,是超越于人类智力的,只能被直觉所掌握。(据说译文有不少问题,读时的确有含混之处)
评分柏格森:一座宝库。我倒不觉得他是一、二或多,他自己不是说了吗,在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摇摆、跳跃。时间是一种发明?时间什么也不是。试图用同样的已知去重构所谓的新是毫无意义的。取消意味着对事物的肯定:正如否定包含两种肯定。要想真正感知什么是真理,需要把手伸进流动的时间——感受吧,感知吧。原来是诗。我真喜欢他啊。
评分对柏格森没好感。二元论没问题,但是二得不是地方。
评分智能与本能是同一个原因的不同方向。
评分我们重新进入纯粹的绵延之中,在这种绵延中,过去始终在前进,不断从一个全新的现在中扩展开来。 直觉、流逝的连续性,变化… 第三章,论生命的意义,大量的讨论“物质”可以找时间再读。 读了2个多月,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读下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