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使形式逻辑从哲学、认识论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门以推理为中心,特别是以三段论为中心的独立的科学--形式逻辑学。《工具论》即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为西方的思维形式奠定了基础。
虽然翻译的不好,但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亚里士多德精微的思想,感受到西学强烈的脉络。 现今虚拟世界中的经典《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与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数量、关系、性质的定义、三段论的推导何其一致。
评分亚里士多德貌似对“语言”这个工具做了一番分析。语言作为工具,一个功能是对世界进行一种表征。好处是,当用把现实中的元素,用一种符号来对应起来时,能够用这些可以操作的符号,探索构成世界的算法。最典型的是数学公式,但是数学符号是否可以对应促成宇宙称为现在状态的定...
评分虽然翻译的不好,但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亚里士多德精微的思想,感受到西学强烈的脉络。 现今虚拟世界中的经典《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与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数量、关系、性质的定义、三段论的推导何其一致。
评分对于这个问题,不论你回答“能”还是“不能”,都能证明上帝不是万能的。用逻辑竖式表示如下: 如果上帝能制造出一个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他不是万能的(因为有一块石头他举不起来) 如果上帝不能制造出一个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他不是万能的(因为有一块...
包利民《西方哲学基础文献选读》中一章:第一哲学,附有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书中书。
评分任何一位读过其他逻辑学教材上关于三段论的人,大概都无法忍受这本书抽筋一般的论证和例证吧-_-看在开山之作的份上,还是勉强读完了……
评分补/对第一原理和定义的把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过复杂的思考过程才能确定是否把握到了一个事物的本质,而这个过程经常需要通过辩证法的技巧,不管这种论辩是和前人、同时代人进行,还是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
评分从一个对话者提出的前提出发,推论出对方无法接受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错误和无知,这个过程就是辩证法。 定义就是属类+特征,这无疑是哲学史上最经典的定义理论,直到今天,当我们给一个事物下定义的时候,还是在使用这种方式。 演绎推理三段论 第一种,大前提是“所有B是A”,小前提是“所有C是B”,结论是“所有C是A”,比如: 第二种,大前提是“没有B是A”,小前提是“所有C都是B”,结论是“没有C是A”,比如: 第三种,大前提是“所有B都是A”,小前提是“一些C是B”,结论是“一些C是A”,比如: 第四种,大前提是“没有B是A”,小前提是“一些C是B”,结论是“一些C不是A”,比如:
评分不读工具论,无以论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