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钱理群在告别北大讲坛之前的“最后一次演讲”的现场录音整理讲稿。钱理群试图把鲁迅还原到历史现场和时代氛围之中,对其生命足迹、思想脉络和文学作品一并进行“文本细读”。隐约回荡在这纸面和文字间的钱理群的苍老而暗哑的声音,在春日阳光漫漫的课堂中,把不再是神话人物和历史雕像的鲁迅与年轻学子们维系在一起。时在2001年,钱理群的“天鹅的绝唱”。
又一次通过旁人来感受鲁迅,而且是通过同一个人,上一次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除了当时激动的情绪外,其余大部都已经忘却了,今年上半年专门读过一段时间鲁迅的原著,看了很多,但后来还是放弃了,我不禁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在心理上认同鲁迅,却似乎无法...
评分由于我很喜欢的作者们在那个时代相继和鲁迅对骂过,于是其实我本来不太喜欢鲁迅的,嫌他太刻薄。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看法。 非常易读的书,能很快看完,但是有深度。
评分虽然当初买三联讲坛的《与鲁迅相遇》是临时起意,但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它讲述的语调混杂着师长熟悉的面容,有“音容宛如”的感觉。可叹的是那时我还不在北大,不能亲自聆听教诲——人生不如意事罢。 今天读到这样一段: “如果你不愿意正视血淋淋的现实,你想活得轻松愉快,...
评分1936年,重病中的鲁迅说道:“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下,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很久以前就看到过这句话,没啥深刻的感觉,当时也觉得说这话的鲁迅不宽容。可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阅历了再回过头...
评分其实汪晖的研究更深入,但钱理群真正带我走近了鲁迅
评分第五讲《关于“现在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思考》很精彩,对“想做奴隶不得”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分析,尤可用于中国现状。 第六讲《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从这个角度分析鲁迅的思想和为人,很有见地。如此有意思的视角,应该是钱先生这样一个有着北大情结的人才会有的。相信钱先生一定如他所愿,成为了他的学生生命中的“神圣记忆”的一部分。
评分好像胸腔里的弦被重重拨响了,久久嗡鸣,振得一口气都出不来。
评分比《鲁迅作品十五讲》更有深度。
评分钱对鲁迅的解读是没有办法学来的,理由是他对鲁迅的解读,缘于自身的经历。某种角度这并不是一本成功的书,我们仅是在这九堂课中了解了我们熟悉的鲁迅,远没有与那位“精神界之战士”的摩罗诗人相遇。作为导读,这本书可以一阅。但是钱对鲁迅的解读出于保守,尤其是鲁迅先生晚年同共匪的关系上,显而钱遮掩了一些他本该说的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