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忏悔录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托尔斯泰 外国文学 哲学 回忆录 俄罗斯 思想 文学 传记
发表于2025-04-15
托尔斯泰忏悔录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他们只能看清楚眼睛前方的东西,因而便死死抠住这一个点。把脖子向右或向左转一下,看看立在侧面的东西,他们显然是办不到的:为此,他们必须转动整个躯体,从头到脚。”陀思妥耶夫斯基此言甚是。另,托尔斯泰实在是个激情有余的话唠
评分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因为作者在书中描写的那些对于人生的困惑和悲观绝望的心情是我现在经常能体会到的,所以我迫切地读完了这本书,想在书中找到使自己得到解脱和救赎的答案。但是很遗憾,作者最后选择的“投身宗教”、“不向下看”的方法是不适合我的,起码现在不适合。所以我得继续在艰难痛苦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
评分我不关心托尔斯泰的哲学,只关心他世界观的转向
评分圣托尔斯泰。人也不得说,‘看那,在这里’;‘看那,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你们律法师也有祸了,因为你们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身上、自己一个指头却不肯动。
评分我不知道用何種辭藻來形容看到他時的震撼,乾渴之時的一杯清水,疲憊至極時的一把躺椅
「超值附赠」托尔斯泰生平简表
了解更多托尔斯泰事迹,欢迎购买本书阅读
〔俄〕列夫·托尔斯泰 лев толстого(1828.09-1910.11)
1828年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不幸丧父丧母。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后退学回乡,投身农奴制改革。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服役,发表处女座《童年》。
1855年11月进入彼得堡文学界,受到作家们的热情欢迎。
1863-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问世以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1873-1877年,经过12次修改,完成《安娜·卡列尼娜》,小说技艺炉火纯青。
1879年,因无法长期忍受理想与现实的背离,突发精神危机,撰文记录自己精神探索过程,取名《忏悔录》。从此远离贵族生活,衣食简朴,亲自从事体力劳动。
1889-1899年,完成长篇小说《复活》,深刻、全面、有力地批判俄国社会。
1910年,为寻求精神自由离家出走,后病逝于小车站,享年82岁。
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家、改革家,最有影响的道德思想家。他是一个个人主义贵族,而在他的晚年却很不成功地试图过一种穷苦农民的生活;他起初曾耽于声色,而最终却成为一个彻底的清教徒。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是我们息息相通的兄长,也带有现世的共同特点,只是比我们更有自知之明,更富有人情味,思想更缜密,目光更清晰,感情更奔放。这位天才道德家以残忍的狂热和无情的冷峻,对自己灵魂进行发掘。他一辈都在努力通过自我写照达到自我完善,从不停歇,从不崛起,从不让艺术流于形式。
年轻人不会反抗真正的权威。他们对真权威和假权威的差异非常敏感,对后者有相当大的抵触。真权威和假权威的差异,是根据权威产生的根源与此人的相关度来区别的。如果权威依赖于地位、名声、金钱,那就是假权威。去除会因环境变化而失去的内容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权威。 在启蒙...
评分听说《忏悔录》的时候,大概是上高中的时候,有时候是卢梭,有时候是托尔斯泰,从没搞清楚到底是谁写的,后来知道一共有三大忏悔录,除了前述两位外,还有一位叫奥古斯都,这哥们儿可能不如前两位名气大。相信世上有无数人写过忏悔录,甚至有些人每天都在忏悔,之所以叫“三大...
评分阅读版本:列夫•托尔斯泰著 马睿汉译《忏悔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第一章5:我的宗教热情日渐减退的过程和大多数同样背景的人差不多,时代进步了,这一过程却基本没有变化。在我看来,绝大多数情况大致如下:每个人经历的生活没有区别,但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原则却不仅与教...
评分年轻人不会反抗真正的权威。他们对真权威和假权威的差异非常敏感,对后者有相当大的抵触。真权威和假权威的差异,是根据权威产生的根源与此人的相关度来区别的。如果权威依赖于地位、名声、金钱,那就是假权威。去除会因环境变化而失去的内容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权威。 在启蒙...
评分昨日躺在床上读完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托尔斯泰最终在寻求人生的意义中转向了他一度丢弃的宗教。他试图用理性去探寻人生的意义,“人生有什么意义?如何处理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时间的反差所带来的苦闷?”——“生命是没有意义的,非理性的,应该抛弃。”他不满这样的...
托尔斯泰忏悔录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