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訴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本書是“德波頓作品係列”之一。普魯斯特的煌煌巨著《追憶似水年華》是那種誰都覺得自己應該去讀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又確屬望而生畏的書。但在德波頓的這本結閤瞭文學傳記和實用、勵誌手冊的書裏,作者以他嚴正詳實的專業學識為根基,用他的生花妙筆嚮我們娓娓道齣《追憶》的真正妙處,描繪齣普魯斯特真實而又生動的精神肖像;同時他又把聖典拉到人間,從巨著和大師身上尋覓到改變我們每個普通人榖世人生的妙招法門,指點我們如何珍惜時光、體驗人生的真諦、學會調整人生的輕生緩急。
最近迷上了英国年轻作家阿蓝德波顿的书。 在中译版的序言中对于阿蓝德波顿这个名字是这样说的:这个名字实在是很有点矛盾的意味,“德”是贵族的称谓而“波顿BOTTON”在英文中却是“屁股”的意思。 阿蓝是一个享受孤独和对琐碎生活的迷恋的人。 他说作家都是孤独的,一个人在...
評分一 从工作之后,自己一切处于焦虑的状态,自己拼命去学习,看专业书,花更多的时间想把工作的事做好,但这一切一切对于消除焦虑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我不知道有没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有人说大学的时候容易迷茫,自己恰恰相反,大学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迷茫,因为知道四年后...
評分2004年4月上海译文出版社重磅出版阿兰·德波顿平装本文集:《爱情笔记》、《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亲吻与述说》、《爱上浪漫》、《拥抱逝水年华》一套6本,当年5月,译文出版社盛邀德波顿本人访华,引起国内读者极大关注,之后相继推出《身份的焦虑》、《幸福的建筑...
評分我们每每说得到了就会珍惜,最后却总是失去才知原来未曾珍惜到拥有。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觉得好温暖。 天气变凉,广州的气候一下子由初夏转至深秋,我已把自己裹得像冬天里的小刺猬,全副武装。 这本书是给东和我借的,在图书馆找了半个小时的书,...
2010 5.11
评分照鏡子時,某個刹那,我發現自己那雙迷茫的眼睛,看起來恰像是普魯斯特那如同墜入夢境般的眼睛一樣。
评分【2012.11.29~12.2】(重讀)(422頁,22.8萬字)首次閱讀完是2012.12.10,五年前,五星。彼時感到德波頓文筆優雅從容,美不勝收。本次閱讀卻頗多不耐,偶有良言趣語,也可快快翻完。不過我並不後悔五年前讀過它,它給過我美的享受。
评分44歲的德波頓,年輕的孩子,離我以為你臻至的境界也許隻差一點。快樂對身體是件好事,但惟有悲傷纔使我們的心靈得以發展。在經歷瞭親人的死與愛人的離開後,我看到瞭從黑暗中投下的這道光束。一切的一切指嚮生活,指嚮對生活的體驗。這也是晚年馮至轉嚮的原因吧。卡拉馬佐夫兄弟挖掘瞭我的魔鬼與神性,月亮與六便士開發瞭我的藝術,挪威的森林給我以青春與生命,紅樓夢教我懂得愛與痛苦,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齣瞭我的思考與孤獨,然後追憶逝去的時光讓我明白瞭什麽是生活。我可以棄書不觀瞭。我早上七點鐘睡覺,下午四五點起床。句法我是一竅不通。但我懂得瞭伍爾芙的深明大義,對不起,今晚我沒空。我認為我們可以把文學看得無比崇高,同時也可以一笑瞭之。所謂啓濛,即是迴到生活。原因很簡單,作者不是我們。在讀完一切經典之後,我要的是創造,釣雪
评分怪不得是阿蘭德波頓在中國賣得最好的書.挺有趣的.翻譯特彆齣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