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作者是美国Rice大学两位著名人类学教授马尔库斯和费彻尔。他们是人类学的后现代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国际人类学界享有很高声誉。马尔库斯和费彻尔的专长是民族志方法论与文化批评,他们曾在多篇论文和《写文化》(1986)等著作中提出人类学与人文学科的文本问题,对于人类学学科的反思和重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乔治·E. 马尔库斯
出品人:
页数:266
译者:王铭铭
出版时间:1998-3
价格:14.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1107
丛书系列:学术前沿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文化批评 
  • 文化人类学 
  • 马尔库斯 
  • 文化研究 
  • 后现代 
  • 理论 
  • 社会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1986年出版以来。《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已成为欧美文化人类学乃至其它社会人文科学研究和理论反思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著名结构主义人类学家施赖德(Schneider)说:“这是一本出色而非常重要的书……它不仅是一本关于人类学的书。还是一本全面体现了当代学术气氛的作品……”

本书牵涉到社会人文科学的普同论--相对论之争,对于中国社会人文科学的范式和本土理论思考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也关注到社会科学的文本形态问题,对国内研究者很有帮助。此外,本书“实验民族志”和“文化批评”的概念也已引起国内学界重视。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本没有真假,所有的描述和纪录都只能是盲人摸象,大家都只能描述和纪录一部分而非所有和全部,这一点像人生,你只能寻求一条或几条(有限)的道路,而非所有的都能尝试。

评分

本没有真假,所有的描述和纪录都只能是盲人摸象,大家都只能描述和纪录一部分而非所有和全部,这一点像人生,你只能寻求一条或几条(有限)的道路,而非所有的都能尝试。

评分

本没有真假,所有的描述和纪录都只能是盲人摸象,大家都只能描述和纪录一部分而非所有和全部,这一点像人生,你只能寻求一条或几条(有限)的道路,而非所有的都能尝试。

评分

本没有真假,所有的描述和纪录都只能是盲人摸象,大家都只能描述和纪录一部分而非所有和全部,这一点像人生,你只能寻求一条或几条(有限)的道路,而非所有的都能尝试。

评分

本没有真假,所有的描述和纪录都只能是盲人摸象,大家都只能描述和纪录一部分而非所有和全部,这一点像人生,你只能寻求一条或几条(有限)的道路,而非所有的都能尝试。

用户评价

评分

到最后的两种文化批评的方式——认识论批评和泛文化并置——的差别其实并不遥远啊,很多时候不都是纠缠在一起的吗……啊还是去看民族志仔细斟酌好了;怎么觉得文章还是写的略啰嗦,表述危机似乎还是没有讲透,怎么突然战后就把对统一规律、制度的追寻转移到意义、观念了呢;以及我对开头提到的贝特森的控制论还是挺感兴趣的。

评分

作为一个曾经想当小说家的人类学学生,对民族志的文本分析抱有天然的兴趣。这书第一遍看的时候很激动,看第二遍觉得实际上这书思路还是很传统,基本的立场还是想要怎么更好地捕捉实在。不过阐释人类学的立场很明显

评分

作为一个曾经想当小说家的人类学学生,对民族志的文本分析抱有天然的兴趣。这书第一遍看的时候很激动,看第二遍觉得实际上这书思路还是很传统,基本的立场还是想要怎么更好地捕捉实在。不过阐释人类学的立场很明显

评分

二十年后重读,还是颇受启悟。当初读此书前,还只一知半解啃了几本人类学书籍,因而一读之下,顿觉犀利无匹,虽是薄薄一册,花了好久才逐渐消化——尽管如此,现在重读,感觉当初应该还是没读懂,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记住了:那种对修辞、书写的反思,以及这种反思和文化批评的方法论。这不仅提醒人们自己书写文本中潜藏的问题,也指示了文化批评的无限可能性。

评分

到最后的两种文化批评的方式——认识论批评和泛文化并置——的差别其实并不遥远啊,很多时候不都是纠缠在一起的吗……啊还是去看民族志仔细斟酌好了;怎么觉得文章还是写的略啰嗦,表述危机似乎还是没有讲透,怎么突然战后就把对统一规律、制度的追寻转移到意义、观念了呢;以及我对开头提到的贝特森的控制论还是挺感兴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