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1973年间,英国“自由欧洲”电台播出了一组广播对话节目。对话双方,一位是电台播音员厄本,另一位便是被誉为“国际性智者”的著名历史家汤因比。对话以生动的言辞、敏感的话题、独到的见地,谈古论今,纵论时势,引起当时世界各地关注。
本书即是在汤因比与厄本的广播对话记录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由于意识形态上的隔阂和认识上的片面,汤因比对战后东欧、前苏联以及中国的某些看法未免失之偏颇,但汤因比对历史本质的认识、研究历史的方法以及他的一些见解,确实发人深省。
我无法作出评价,因为我没有看懂,只好选择了做了折中选择。只是感觉汤因比受宗教影响很深,他在言谈和著作中从未隐藏这一点,主观意识强烈的一个历史学家。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信仰,不是因为他对马克思主义发表的观点,应该会在中国被广泛认知的。
评分我无法作出评价,因为我没有看懂,只好选择了做了折中选择。只是感觉汤因比受宗教影响很深,他在言谈和著作中从未隐藏这一点,主观意识强烈的一个历史学家。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信仰,不是因为他对马克思主义发表的观点,应该会在中国被广泛认知的。
评分我无法作出评价,因为我没有看懂,只好选择了做了折中选择。只是感觉汤因比受宗教影响很深,他在言谈和著作中从未隐藏这一点,主观意识强烈的一个历史学家。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信仰,不是因为他对马克思主义发表的观点,应该会在中国被广泛认知的。
评分得道高人、传说中的大师对自己理论体系的整理。 如果光从眼界高度这一方面来比较,易中天不过是个小孩儿而已。理论之精湛、思想之深刻无不令人拍案叫绝。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和中、俄的看法有少许偏颇,但能在76年就正确理解文革对中国的影响的人,国内恐怕也没有几个吧? 阅读...
评分我无法作出评价,因为我没有看懂,只好选择了做了折中选择。只是感觉汤因比受宗教影响很深,他在言谈和著作中从未隐藏这一点,主观意识强烈的一个历史学家。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信仰,不是因为他对马克思主义发表的观点,应该会在中国被广泛认知的。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我对汤因比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了!
评分很棒的一本讲述历史观的书,深入浅出,不过如果要理解仍旧需要查一些相关资料,我的学术积累实在太差了
评分没啥实质内容,不过这个家伙写书还真多,厉害
评分撇开汤因比的巨大光环和或许是翻译得不够流畅不说,看此书我的收获是——对于两个破折号之间的内容你最好不看或者后看。作为“国际性智者”,汤因比试图以各种“文明”为研究的基本单位,站在宇宙的高度来俯瞰人类历史等各方面的整体性概况,启迪未来。他说一二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化的国家之间的内战;马克思主义不注重对作为个体的人的拯救,而认为牢固的阶级感情可以甚至代替民族主义,这种错误似乎就可以预见到苏联的迟早解体。作为“挑战-应战”例子之二的外部无产者可能比内部无产者更容易创造宗教似的的更高级的文明。这是物质现实的作用么?历史需要科学的务实和艺术的激情。人生是一种关于脆弱和不安的隐喻,而在这种普遍中负彩的情况下,多数人被召唤,少数人则被选择。
评分对汤汤的第一印象很不错~有一种先于了解的理解。感觉就是冥冥中的缘分让我偶然翻到这本书~ 虽然很多预言都是错的,毕竟成书时间太早,那时文革还没结束。打算借机去看《历史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