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定的场所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村上春树 日本 纪实文学 日本文学 纪实 奥姆真理教 小说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5-04-08
在约定的场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我相信有些人生来是有宗教倾向性的,所谓邪教也只是一种名称的定性,可以判别的因是那句“当一种宗教开始囚禁教徒时,就是灭亡的时候。”,用来共勉。
评分比起采访受害者,我对于采访教团内部人士兴趣很浓厚。突然对奥姆真理教有很大兴趣了。。。求加入,哈哈哈
评分翻译上似乎有些问题,不像以前林少华的译本那么流畅自如。常常读不通。
评分地下和在约定的场所的阅读时间隔了2年;村上依然没有抓住恶的本质,从另一层面上看这些“原教徒”也不是真正的施害者,所以这与地下是不对等的,即地下中的受访者是恶的受害者,而在约定的场所中的受访者为恶的体验者,很遗憾无法直接访问麻原或者任何一个真正干了的人; 另外有趣的是,地下中,受害者大部分认为在那样的环境下自己也会干吧(实施投毒行动),所以对施害者并非有很深的怨恨,而在约定的场所中,大部分“原教徒”却认为自己会逃,因为这样做是错的(他们相信奥姆并非总是错的);所以村上君还是没有找到源头,但这依然值得鼓励,至少他尝试了站在现实世界这一边听听别人的感受; 在约定的场所所里提到的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小说Slapstick似乎讲了个有趣的故事;
评分: I313.55/4925-1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本书是《地下》的续集,亦为根据录音整理的采访实录。继采访东京沙林毒气事件被害者之后,作者又于1997年对多名奥姆真理教原信徒进行采访,了解邪教组织的内部情况和信徒的精神世界,提出疗救的主张。
绝大部分篇幅是原邪教成员口述的邪教黑幕,与《地下》同样详细逼真,触目惊心。
寻求疗愈的他们为何制造了“地铁沙林”这一毫无救赎可言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他们为何难以在现世中正常生活?他们追求的梦想国到底在哪里?
直面奥姆信徒进行的彻底访谈,和河合隼雄先生之间的不设防对话实录,揭示现代社会包裹下的内心阴暗的一面。
《地下》和《地下2》分别是对受害者和施害者访谈的两部作品。 但这样分的话,其实已经是一种集体意识了,作为受害的集体意识和施害的集体意识,而“集体”,总有变得“异味”。 如果我们不认真审视和隔离这种集体意识,很容易陷入到一种相对的不论是“善”还是“恶”的相对主义...
评分这本比起地下1来更能吸引我,走上非同寻常道路的人,比起平常百姓更有其吸引人和独特之处。当然,这不代表自己更赞许前者的道路和具体做法。 与村上的感受相同,读毕此书,更突出地感觉到因为某种原因(或许正如村上所说,缺少一个接收从社会边缘跌落的人的平台),奥姆式的概...
评分这本比起地下1来更能吸引我,走上非同寻常道路的人,比起平常百姓更有其吸引人和独特之处。当然,这不代表自己更赞许前者的道路和具体做法。 与村上的感受相同,读毕此书,更突出地感觉到因为某种原因(或许正如村上所说,缺少一个接收从社会边缘跌落的人的平台),奥姆式的概...
评分 评分与《地下1》中受访的“被害者一方”相比,《约定的场所》里的“加害者一方”即奥姆信徒(原信徒)们身上的个人性则显得未必那么引人注目。虽然村上极力想为每一个当事人还原出只属于他(她)的精神轨迹,只属于个人的生存状态,可是他们身上的某些共性却毫不费力地浮现了出来。...
在约定的场所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