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鹿鸣,民國七十年(1981)生于上海,八十九年(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九十二年(2003)获得提前攻读硕士资格,九十四年(2005)转入博士阶段学习,九十七年(2008)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国学研究》、《唐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餘篇,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中古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士族政治、石刻文献等领域。
对魏晋之际的诸种研究,大体是站在陈寅恪先生相关论述的延长线上加以发展、修正,运用政治集团学说所具有的利弊在这一时段的研究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自从1980年代以来,涌现了不少从个别历史事件的考证入手,通过细节的考证复原魏晋之际政治变局的佳作,本书之作亦得益于此。本书采取将政治史与家族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探究这一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
三国共读群讨论的时候嘟嘟姐说“司马篡位,有点理所当然的样子。”我不由想起之前读过的本书,所以又看了一次,作者抽丝剥茧分析司马氏在曹魏政权结构中通过乡里、姻亲等关系构建自己的家族网络,司马父子内外的数次举动铺平了取代曹魏的道路及后来的为政举措,完美回答了“理...
评分这本书是这几年不多见的很显示作者功力的政治史的研究著作,作者首先揭示了司马氏在河内的家族网络以及上升至首都的过程,接下来关于高平陵之变中曹魏元老政治态度的诠释,以及司马氏集团中两种势力之间的裂缝,并以此贯穿之后一章的研究,最后关于武帝的政治转变分析也...
评分這本書是最近再版後,發現一片好評才注意到並買下來閱讀,幸好沒錯過。 仇鹿鳴先生算是展現了一部論文也可以寫的精彩好讀的範例吧,他解開了筆者過去讀魏晉史的某些迷惑,也示範了怎麼研究歷史。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的撰寫主題是以陳寅恪先生對於曹氏與司馬氏的...
评分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下称“本书”)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编《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专刊第一辑之一种。本书的主要部分包括绪论共有五章,还附有结语、附录、参考文献、索引、后记等,总共有337页,306,000字。此...
评分一个良好的历史学家必然是一个推理学者。在信息充分发达,史料俯首即是的网络时代,考验的不是新材料的获取,而是如何从千头万绪,千丝万缕的历史记载中,辨伪存真,理清脉络,探寻历史的真相,得出信服的结论。其中,严谨的学术训练是前提,而串联线索,打破迷局的能力得很大...
作者这种不懂日语硬要装懂的样子真的很难看
评分我的博士论文如果可以写到这样高的水准,我也就可以心满意足了!
评分能把政治史写得如此丰富曲折,仇鹿鸣很有讲故事的天赋啊!全书把魏晋革命之际以司马氏家族为中心的家族网络很好的梳理了一遍。虽然有人认为这本书说书味比较强,但是,作为一个历史学生,这种形式对于我还是喜闻乐见的~既然已经有人认为是说书了,仇老师不妨把最后一章单列出来出个单行本,就叫《咸宁二年》,一定不会比《万历十五年》卖得差。。。
评分作者这种不懂日语硬要装懂的样子真的很难看
评分倒是对当今nepotism以及crony capitalism有些启发——世家大族的人际网络并非外界想象的铁板一块,其不稳定与流动性可能远比想象来的要高要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