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鲍姆(1917— ) 犹太裔著名左派历史学家、社会史家,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1919年迁居维也纳,1931年迁居柏林,1933年移居英国并进入剑桥大学。1947年任伦敦大学讲师,1970年升任经济与社会史教授。1982年退休后任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政治及社会史荣誉教授。其系列著作《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与《极端的年代》以宏富的叙事和晓畅的笔墨,成为近几十年来影响广泛的严谨细致的通史著作。在《传统的发明》(1974)和《民族与民族主义》(1985)中,他推进了西方学术界对民族主义的研究。
简介:
本书由六个个案研究构成,分别研究威尔士的民族服装、苏格兰的典籍再造、英国皇家仪式变迁、英国统治下印度庆典礼仪的变化、非洲民族对英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模仿,以及1870—1914年英、法、德三国民族节日和大众文化方面的变化。作者用翔实的材料与生动的叙述向我们揭示,传统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不变的陈迹,而是当代人活生生的创造;那些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表面上久远的传统,其实只有很短暂的历史;我们一直处于而且不得不处于发明传统的状态中,只不过在现代,这种发明变得更加快速而已。
导读:
这是本年度我们看到的最有激发力的史学著作。
——《今日史学》
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目前欧洲人所热衷的那些传统,至多只能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像苏格兰的格子呢、英国王室的浮夸等等,这些现象远没有传说的那么古老,它们只能追溯到维多利亚时代。更有趣的是,许多备受赞美的传统竟然是舶来品。
就算如此,这样一种对“传说”真理的发现又有什么意义?它会使我们不再珍视我们的传统吗?不会。传统当然不全是真理。许多传统的确含有谎言的成分,但是不断和重复会使它们变得珍贵与崇高。关键不在于它们曾经是谎言,而在于它们从谎言变为传说的过程。
———亚马逊评论
书籍名称:《传统的发明》 易读指数:☆☆☆ 思想指数:☆☆☆ 博闻指数:☆☆☆☆ 一、这本书好读吗 这是一本关于英国传统礼仪和文化演变的历史社会学著作,阅读过程中需要一点英国地理和历史的基础知识。翻译上,中规中矩。不过,不必有畏难情绪,我会在后面提炼它的精华,懒...
评分 评分 评分译者的话 面对“传统的发明”这样一个新奇的题目,我们难免心生疑问:本应在时间的长河中缓慢积淀而成的传统如何被发明、创造?本书的六位作者以一组精彩的论文告诉读者,许多所谓的传统实际上是为回应社会与政治的变迁而被建构出来的,它们貌似悠久,实乃晚近的发明创造。这些...
对那些关注城市或者建筑记忆的人来说,这本书像是一剂“解药”;全书几乎都是“解构派”的写法,历史地追踪了一个又一个所谓悠久的传统,比如圣诞节,讲述了它们在历史构建中的偶然性,和每个时代对之的再造。这种观点并不新奇,就是工作复杂。这个观点的好处,是让对传统抱有定式幻想的人,晓得那定式既是社会的,也是变动中的,并不纯洁和原初;坏处,嗯,就是相对主义。
评分与哈布瓦赫关于记忆是当代社会框架折射的观点相似,传统在霍布斯鲍姆眼中,也有可能是当代建构的产物。当然前者为社会学产物,后者是相对纯粹的历史学思考。传统的发明或基于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等时空背景,亦出于政权维系或树立、经济利益诱导、疆域独立或区隔等实际需求。最终,传统被发明,一方面极力扣连想象的传统样态,另一方面则明示或暗示地关联当下。这种逻辑,几乎在任何民族中都能找到实证。仅从本书,便能找到一众案例:国旗、国歌、国徽、画像、徽章、节庆、雕像、群众活动、传说、(庆典、游行、纪念)仪式、语言、大学传统、校友、讲话致辞、贵族血统、马车等老式交通工具、历史主题邮票、货币、城市规划、红旗等。对华人社会而言,亦然如此。但需要慎思的是,对传统发明的建构,是否容易落入结构主义的陷阱?
评分译得不是太好,叙述吸引力不大,粗翻即可
评分这年头,科学不可信,历史不可信,传统也不可信了
评分本书处理的并非一个平凡的历史命题,而是涉及到历史本身的历史。霍布斯鲍姆等人试图在本书中表明,今日在符号、象征层面大行其道的“传统”,往往是在很晚近的时期才被发明出来的。这种传统千方百计地将自己伪装成习俗、年代久远的实践、至今仍然活着的生活模式,但它实际上与这些东西相差甚远:传统的特征就在于一方面伪装成自己所不是的东西,一方面利用这种伪装摆脱任何真正的实践所具有的不断流变、隐没入潜意识的特征,获得貌似永恒的、昭彰的象征价值。关键在于,传统不一定是某个人、组织或国家有意识地发明的,它从本质上说就是我们与过去打交道的一种方式;只不过到了民族主义兴起的时期,传统的发明变得愈来愈有意为之。霍布斯鲍姆用马克思有关意识形态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观点分析了这种变化,但此变化也可以从现代性“征服”过去的视角看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