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系列之一。
本书以洗炼的语言,阐述了作者对文化的基本主张、浓缩了作者对科学文化理论探索的精华,代表了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
这是一本彻底信奉“存在即是合理”的书,当然它没有错,我也是一个功能主义者,但是对于文化的功能学说还是不能苟同,如果一切皆合理,何来“消灭”一说呢?
评分虽然此书才107页,但我看得很是费劲。。。恕我学养太浅,达不到组织学术评论级别,且胡乱评论几句罢。 作为功能主义人类学的代表人物,马老一上来就将反对的矛头对准此前影响甚广的进化论和传播论,结合他多年的远方异民族(或者他口中的“初民社会”)田野考察经验,从人作...
评分功能主义=功利主义? 虽然马氏自己也不这么说,但无疑他的核心思想都是承认文化是生活的手段,我们有生活并且生活得舒适的需要,落脚点依旧在生物性需求上。这又好像地理原因是人类社会差异的终极原因一样的,铁律嘛,没什么好证明,也没什么好怀疑的啊。 可是别...
评分这是一本彻底信奉“存在即是合理”的书,当然它没有错,我也是一个功能主义者,但是对于文化的功能学说还是不能苟同,如果一切皆合理,何来“消灭”一说呢?
评分豆瓣上找不到这个版的书,我又添加不进来,加到这本上了。 《文化论》 [英] 马林诺夫斯基 著 费孝通等 译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年2月版 人类学和民俗学有很多东西光了解就是非常的有意思,若是进一步的去做研究,我想那是一片丰富多彩的天地,它给你一种奇特的、...
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人类学可以看作是对达尔文的观点的延续。在他看来,“文化论”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文化是如何起源的?文化间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前一个问题,马林诺夫斯基和之前的许多思想家一样,认为文化起源于自然,但是自然的一种变化。自然之所以要转化为非自然,动力在于生存需要。正是这种生存需要驱使着人们创造各种文化制度,而为了达到同一目的的手段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于是,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对一种文化中的种种现象进行解释,就是发现它们对于该族群的生存需要的满足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种解释当然很可能是说得通的,但也难免是浅薄的;而且功能主义的自然主义前提还使得它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它实际上能解释的只是同一的目的,而无法为殊异的手段(文化)为何恰恰形成这样的殊异提供解释,因此也无法完成人类学。
评分一本很薄,但思想厚重的书。。。。。 虽然是理论书,但是读来也并不觉得费舌……
评分每次把文化拉到整体性功能架构的层面我就觉得挺没意思的...
评分还不错,老师们的一些授课内容就来自这本书。
评分边看边琢磨功能论+田野工作好像有点要无敌的味道,然后就一直费尽心思找破绽。只可惜老马心思缜密,从物质文化讨论到巫术,最后还谈了艺术。快到最后还反思到“文化即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