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鄉村糾紛與秩序》利用大量的徽州文書,深入探討瞭以徽州為代錶的明代鄉村糾紛及秩序的形成過程和變遷實態,解析當時曆史背景下的社會結構、宗族結閤的展開及徽州特有的佃僕製等問題,復原瞭當時鄉村社會糾紛解決機製和社會秩序形成狀況,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明清史學者的研究力作,日本權威學術雜誌《史學雜誌》、《東洋學報》、《社會經濟史研究》均有書評,在我國明清史學界也有廣泛影響。
原文刊于《明史研究》(第十二辑),2012年刊,第366-369页。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www.clhm.ecnu.edu.cn)“学术资讯”专栏转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徽州文书的大量发现,徽学逐渐形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徽州地区丰富的传世文献,既吸引了众多国内研...
評分原文刊于《明史研究》(第十二辑),2012年刊,第366-369页。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www.clhm.ecnu.edu.cn)“学术资讯”专栏转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徽州文书的大量发现,徽学逐渐形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徽州地区丰富的传世文献,既吸引了众多国内研...
評分这本书原本是作为法律史的书读的,读完后深感其中法律史的味道并没有那么浓,对于许多制度上的问题并没有诠释得非常清楚,其核心也并非解决一个制度史中的问题,而是明代徽州地区社会变迁这一宏大叙事。 基层社会的纠纷解决,究其本质其实是回应乡土社会权威建构的问题。在明代...
評分这本书原本是作为法律史的书读的,读完后深感其中法律史的味道并没有那么浓,对于许多制度上的问题并没有诠释得非常清楚,其核心也并非解决一个制度史中的问题,而是明代徽州地区社会变迁这一宏大叙事。 基层社会的纠纷解决,究其本质其实是回应乡土社会权威建构的问题。在明代...
評分这本书原本是作为法律史的书读的,读完后深感其中法律史的味道并没有那么浓,对于许多制度上的问题并没有诠释得非常清楚,其核心也并非解决一个制度史中的问题,而是明代徽州地区社会变迁这一宏大叙事。 基层社会的纠纷解决,究其本质其实是回应乡土社会权威建构的问题。在明代...
中島的研究是真正將徽州推嚮瞭全國,徽州不是敦煌,江南更不是西北,它是半個中國,如果不能在他身上看到中國的變動原因,那徽州將一無是處。老、裏兩種裁判調停的簡單基礎製度,在中晚明大時局的變動中,産生瞭顛覆性的變化。從單綫變化,可以聯係到寬大曆史中的族群流動、白銀進齣、軍事壓迫變化,真是點鐵成金,恐怖如斯。宋以後的中國研究方嚮,依然牢牢的掌握在國外一流學者手中,中國學者整體水準,無論是方法還是眼界,依然落後十年左右。
评分必讀
评分史料紮實,有點囉嗦,置於典型地域中,可惜理論欠缺。
评分太多研究宗述跟材料彙編,難以捉摸作者本身的想法意圖和功底...或許是本人太外行,即便如此寫成這樣幾乎都快成為工具書瞭
评分“老人(值亭老人、裏判老人、勸諭老人)製是以同族為中心的鄉村社會關係為基盤,與同族、村落或‘眾議’進行各種民間調停、相互補充,形成鄉村處理糾紛體係”;老人、裏長輔助知縣實地取證調查(申明亭長);明中後期裏甲製與宗族組織的結閤;裏長坊長、老人、鄉約保甲、親族中間人(鄉村秩序維護的多樣化與流動性,身份可能重疊);民間調停“排難解紛”與“武斷鄉裏”的兩麵性。充分利用民間文獻,並結閤官方文獻比較製度規定與實踐的異同,很值得學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