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篇·法律篇》内容简介:就了解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源流来说,西塞罗的《国家篇》和《法律篇》这两部著作早就该翻译了。然而,只是到了20世纪末,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才得以完成。这其中的意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这至少表明了学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有一种比学术自身的价值更为紧要的关系。而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以及他的这两部著作在西方政治法律史上的价值可以说就是上述命题的另一个证据。
可能因为是苏力从英语翻译过来的,感觉还行吧。好像王焕生有个拉丁、中文对照的本子,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评分写于11.1.20前后 《法律篇》中的自然法思想 一、《法律篇》中的自然法思想 自然法思想在西塞罗之前,已有萌芽,但在《法律篇》中,得到了较为详细的阐发。《法律篇》中,西塞罗论述自然法的逻辑,初看起来,似乎并不容易捉摸,但加以推敲,仍是有迹可循的。我试图按照自己的...
评分 评分可能因为是苏力从英语翻译过来的,感觉还行吧。好像王焕生有个拉丁、中文对照的本子,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忘了标了。其实拉丁文学虽然部头远远多于希腊,但丢书丢得也很厉害,比如瓦罗,基本上是全丢,和汉代经学家差不多,丢得只剩下名声了。本书也是,残篇太多,《国家篇》后半部分都是残篇,万幸保存下来了《斯基皮奥之梦》(当年拉丁语考试时的40分翻译大题啊有木有!!!);《法律篇》就更不剩多少了,所以现在对《法律篇》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国家篇》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政体讨论的方式,柏拉图是从言辞中推导,空中搭积木;西塞罗是从历史中寻找,就罗马说罗马,在罗马史上看各种政体的演化和优劣,这个很有意思。所以罗马不只有李维、塔西陀等史学家,历史意识(和“爱国主义”)可谓深入所有罗马知识人的心灵。
评分互有联系的两篇“谈话”。《国家篇》讨论政体。西塞罗认为三种制度中君主制最佳,民主制最劣。关于民主制,他说“人民只有当构成人民的各个个体——根据(我们)为正义所下的定义——由一种正义的合伙关系而汇聚起来时才存在。”这是对所谓“人民*民主*专政”的最佳打脸。当然,比起上述任何单一制度,他更倾向于取各自所长打造混合政体:“一种温和的并平衡了的政府形式(结合了这三种优良的简单政府形式)甚至比君主制更可取。”
评分国家篇第123卷可读,法律篇第1卷可读,第23卷略读即可。
评分西塞罗老师有两大法宝:左手混合政体,右手自然法。基本没有越过他的偶像柏拉图老师。但西老师胜在雄辩,贵在讲述。古谚有云:天下道理都一样,看你讲得好不好。两千年后美利坚卖鸡者,编剧导师也,著《故事》一书,是为致敬。
评分看过柏拉图再读西塞罗似乎是有些无趣了……如果两篇能完整保留可能会更好? 不过记得丁耘老师吐槽过亚里士多德的对话录为什么未能保留下来:“因为老天也知道他写的没有柏拉图好,不值得流传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