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由冯达文、郭齐勇两教授主编。全书约70万字,时间跨度自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分为先秦时期的哲学、汉唐时期的哲学、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哲学、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近代中国(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哲学发展等五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在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维、新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传统训诂和现代诠释等方法,以文献史料为主,兼顾考古发掘史料,尽力摆脱和打破以往哲学史简单分类、教条化及西方模式,凸显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国哲学的特点,围绕中国哲学史每一历史时期各哲学学派和哲学思潮及其代表人物思想来展开有重点性的梳理、阐发、探讨、分析,力求准确地诠释和通俗地表达传统哲学思想的意蕴,并充分注意传统哲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全面展示其哲学本体论、价值论、人生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各个侧面,从而建构和撰写出一部耳目一新的中国哲学史教材。
此書缺憾是未談及魏晉關於才性的討論,但墨辯及道教可作為其他版本的中哲史之補充。 本書在第七章第三節的〈後期墨家的知識論與邏輯學〉對墨辯有很詳細的論述,比勞思光、韋政通二先生的哲學史要詳盡得多,而高柏圓先生則是帶過。仔細看看後期墨家的知識論及邏輯,就會發現這...
评分此書缺憾是未談及魏晉關於才性的討論,但墨辯及道教可作為其他版本的中哲史之補充。 本書在第七章第三節的〈後期墨家的知識論與邏輯學〉對墨辯有很詳細的論述,比勞思光、韋政通二先生的哲學史要詳盡得多,而高柏圓先生則是帶過。仔細看看後期墨家的知識論及邏輯,就會發現這...
评分这本书让我喜欢的就是,没有过多的西方哲学术语,但是这也导致了,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功底或者古文基础不太好的人,很难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书中对于中国哲学的介绍都狠全面、细致,这是我们学校的教材,自己毕业之后才仔细认真的读完。由于当时的老师讲的实在太差了...
评分这本书让我喜欢的就是,没有过多的西方哲学术语,但是这也导致了,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功底或者古文基础不太好的人,很难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书中对于中国哲学的介绍都狠全面、细致,这是我们学校的教材,自己毕业之后才仔细认真的读完。由于当时的老师讲的实在太差了...
评分这本书让我喜欢的就是,没有过多的西方哲学术语,但是这也导致了,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功底或者古文基础不太好的人,很难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书中对于中国哲学的介绍都狠全面、细致,这是我们学校的教材,自己毕业之后才仔细认真的读完。由于当时的老师讲的实在太差了...
最后一点佛教的读不下去了!!弱智地都有点头晕!!我还得换本更通俗的。。
评分拖到现在才二周目结束实在是无颜面对自己。再读依旧感叹官方语境下能写出有情怀的教材,非常难得。每章的绪论于情于理启悟最多。晚上在五楼写最后一段笔记,梳理“天人关系”话题时好像忽然有点入门的感觉。佛教部分读的太失败……滚去自学了。
评分先秦部分三星,两汉思想与魏晋玄学部分两星,龚隽所写的“佛教传入与两晋南北朝佛教源流”部分五星,冯焕珍撰写的“隋唐佛教”四星,道教和唐代哲学三星。全书亮点在于龚隽所写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详略得当、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半部分聚焦于对于“中观”和“空-有”关系,从玄学化的六家七宗的误解到僧肇对这一问题的确当解决,清晰而连贯。后半部分集中处理“真心-妄心”、“本有-当有”和“本觉-本寂”之争,这些争端最终由《大乘起信论》所给出的中国化的方案所解决,写作思路连贯。能在有限的文字之中,既给出哲学史需要交待的知识点,又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用一个统一的问题意识连贯起来,且不掺入任何意识形态,使得本书其他章节相形见绌。
评分我读了二十遍,把这样一本书上下册全部背了下来,这就是我的考研 买到了 真是好
评分冯达文,是我们系的前辈。此书乃经典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