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易学家,朱伯崑先生必然要论及“象数”;作为哲学史家,朱先生又必然重视“义理”。朱先生的代表作《易学哲学史》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历代易学家的象数义理,尤其对义理学派和象数学派的哲学研究用力颇深。
象数与义理,是构成《周易》的两大要素,也是研究《周易》的两大学派。历代易学家对《周易》的研究态度和注释方法上各有特色,总的来说可分为象数与义理两派。《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分为两派六宗,两派指象数派、义理派,六宗指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实际上可归属于两派,占卜、禨祥、造化三宗归属于象数派,老庄、儒理、史事三宗归属于义理派。学术界一般把以抽象、概括的意义解释《周易》的易学流派为义理学派,以具体物象解释《周易》的易学流派为象数学派。从整个易学史发展过程看,两派的互相攻讦一直没有停止。当代学术界对义理学派的研究比较深入,也比较公允;对象数学派的研究则不够深入,也有失公允。
本书的主题是叙述对周易原典的诠释及由此形成的易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内容包括从先秦到清朝乾嘉时期。其中以阐明中国的宇宙论和本体论的世界观及其思维方式为主要脉络。本书从经学史的视野阐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开拓一新的领域。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d.php?tid=206782 汉易笔记 注: 这是朱伯崑先生《易学哲学史》第一卷的部分读书笔记。但是《太玄经》那一段是参考徐复观先生《两汉思想史》相关内容的。汉代易学是典型的繁琐和无聊,如果读者不想去算命,那建议不要...
评分梳理的很详细,材料也很丰富细致,但是语言太罗嗦了,好多问题即便说了很多也讲得不透,好几家重要的易学思想都没细说,比如《焦氏易林》,绝对是需要好好讲的,不管是在文学史还是易学思想史还是术数层面,《焦氏易林》都绕不开··· 不过这样的书毕竟太少,还是值得一读!
评分梳理的很详细,材料也很丰富细致,但是语言太罗嗦了,好多问题即便说了很多也讲得不透,好几家重要的易学思想都没细说,比如《焦氏易林》,绝对是需要好好讲的,不管是在文学史还是易学思想史还是术数层面,《焦氏易林》都绕不开··· 不过这样的书毕竟太少,还是值得一读!
评分朱伯崑先生的这本书,不能算易学史,而是朱伯崑认为的易学内部可以划为哲学范畴的一部分内容的历史,他这种做法外界有认可也有批评。不过总的来说,目前为止对易学史的研究还是这本书最完整,使用的资料也最详细。它所述的内容当然不够全面,它对象数派的研究确实缺乏很多重要...
评分梳理的很详细,材料也很丰富细致,但是语言太罗嗦了,好多问题即便说了很多也讲得不透,好几家重要的易学思想都没细说,比如《焦氏易林》,绝对是需要好好讲的,不管是在文学史还是易学思想史还是术数层面,《焦氏易林》都绕不开··· 不过这样的书毕竟太少,还是值得一读!
基本上觉得删繁就简,材料的梳理背后是老师非常清晰的抉择,架构起来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哲学史的水平,链接经学理学是很准确的一个评价,自己点评中规中矩,能写成这样很难,且没有受到时代的束缚,对邵雍两程,少了些生命力的冲动,但是基本上大大超出了哲学史的这个写作任务,觉得很好,慢慢细读
评分连接经学与哲学
评分丰富而有深度
评分易学怎样影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思维
评分我没看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