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這本書的名字,「菊花與劍」首度使西方世界認清日本民族最大的特色—雙重性格,包括:好戰而祥和、黷武而美好、傲慢而尚禮、呆板而善變、馴服而倔強、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
在本書作者進行日本研究的時候,正是鋒火遍地之際,她無暇前往日本做實地的調查,因此她所利用的是日本電影、戲劇、小說與史籍等二手資料,並輔以日本戰俘及日裔美人的訪談記錄,經此而進行對日本的「遙研」,從這些零碎的材料,作者卻能理出日本文化的一幅統合的形貌。
「菊花與劍」所呈現的日本人性格與文化,不是無數支離獨立的奇異特質,也並不宛如一堆毫無關聯的砂粒,而是一張嚴密有致、條理清晰的蜘蛛網。
在潘乃德眼中,文化具有極高度的統合傾向,每個文化由一個支配性的主題貫串而成意義的整體。零散的日本性格和行為方式,乍看是不可理喻的其異風俗,看如果將之納入這個統合的模式和意義的整體來看,便可輕易地明瞭其究竟。「菊花與劍」是一本文筆清麗、結構優美的作品;貫穿全書的是日本人的倫理體系這一條主輻,「忠」、「孝」、「義務」、「義理」、「人情」等這些倫理規範,是觸發日本人行為的原動力。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收拾旧文档,看到这篇大一的作业,写的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贴出来留个纪念吧~~ 《菊与刀》读书报告 阅读书籍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11月版 一、作者及其学术生涯简介 1.作者生平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是美国当代著...
评分收拾旧文档,看到这篇大一的作业,写的什么自己都不记得了,贴出来留个纪念吧~~ 《菊与刀》读书报告 阅读书籍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7年11月版 一、作者及其学术生涯简介 1.作者生平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是美国当代著...
评分死亡=悲哀=美,这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一个等式。 死亡在到来的那一刹那,如同樱花绚烂地飘落,这是美的极致,也是他们所想要的理想状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死亡意味着纯洁、干净和超脱。他们毫不畏惧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欣赏死亡,而且他们像是在体验死亡,甚至乐于...
评分按:不知大家手中的《菊与刀》有无这篇文章在附录,川岛武宜的评论是我手头能见到的相关文章中最具学术性和批判性的。本文在高度肯定本尼迪克特的学识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不光从细节问题上指出了若干问题,还指出了本书的一些方法局限,比如历史视角的缺失、将日...
评分其实就是《菊与刀》,不知道的给提个醒
评分赶在五月结束前读完~果然是治学严谨时代的译作,译者各种反查注释,不能更赞。有些科普的感觉,似乎没有更深的洞见。日本文化仍然没弄明白。思路好像也不清晰,可能是我没抓住要点。
评分赶在五月结束前读完~果然是治学严谨时代的译作,译者各种反查注释,不能更赞。有些科普的感觉,似乎没有更深的洞见。日本文化仍然没弄明白。思路好像也不清晰,可能是我没抓住要点。
评分当初读的应该是这个版本。
评分赶在五月结束前读完~果然是治学严谨时代的译作,译者各种反查注释,不能更赞。有些科普的感觉,似乎没有更深的洞见。日本文化仍然没弄明白。思路好像也不清晰,可能是我没抓住要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