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及比較文學研究所丁龍講座教授。著有《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Fictional Realism in 20th-Century China: Mao Dun, Lao She, Shen Congwen、《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 and Fictional Writing in 20th Century China等書。
本書藉五四以來已有的研究成果,試圖對晚清小?作更深入的考察。作者將「晚清」的時代範圍擴及到鴉片戰爭以後,並力求打破以往「四大小?」或「新小?」式的僵化論述。書中的狹邪豔情,俠義公案,譴責黑幕,科幻奇譚等四章,不只限於文類研究而已,而指向四種相互交錯的話語:欲望,正義,價值,真理。這四種話語的重新定義與辯難,呈現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及文化建構的主要關懷。
自从“现代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之后,五四便被固定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而长久以来,晚清文学一直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不受重视,它只是古典文学的尾声、现代文学的背景,以“近代文学”这样一种不尴不尬的身份在夹缝中生存。 ...
评分 评分 评分自从“现代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之后,五四便被固定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而长久以来,晚清文学一直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而不受重视,它只是古典文学的尾声、现代文学的背景,以“近代文学”这样一种不尴不尬的身份在夹缝中生存。 ...
评分导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清末文人的文学观已渐脱离前此的中土本位架构。 线性历史时间感的渗透 中国文学建立在亏欠的话语上 “现代性”终要成为一种渺不可及的图腾 第一章 被压抑的现代性 ①代表一个文学传统内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②“五四”依赖的文学及文学史写作的...
翻译有些错误,立论很精辟
评分光怪陆离。
评分从台湾带回来的版本,经过半年的竖排阅读训练,还是不太习惯用竖排看学术论著。但是现当代学者对晚晴的分析还是比较有新意的。
评分翻译有些错误,立论很精辟
评分大二时没读太懂啊,改天找来再翻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