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Sokolowski 羅伯.索科羅斯基博士是美國天主教大學(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in Washington, D.C.)的哲學教授,於1962年授命為羅馬天主教神父。他是國際知名的哲學家,尤其是在現象學方面。1994年,美國天主教大學曾舉辦了一個名為「The Truthful and the Good, Essays In Honor of Robert Sokolowski」的學術研討會,討論索科羅斯基教授的哲學作品。索科羅斯基教授也是一位傑出的哲學教授。
譯者簡介
李維倫
政治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目前致力於以現象學方法思考與研究心理治療的相關議題,期能促成心理治療的本土轉化。
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這位老牌的美國現象學家,自1964年出版《胡塞爾形構觀念的形成》以來,就一直是現象學界中的頂尖人物。1996年春天,由於與一位數學教授的一場談話,激發他寫作這本認識現象學的入門書,引領讀者認識這門「既是簡單明瞭,又是錯綜複雜」的學問。
什麼是現象學?索科羅斯基指出,現象學是一個重要的哲學運動,也是二十世紀主要的哲學發展方向。它發端於二十世紀的初始,在步入二十一世紀初的今天,我們剛好能夠看到這一百年來現象學的發展。一般而言,二十世紀的西方哲學可分為英美的分析哲學,與歐洲的歐陸哲學,現象學即是二十世紀歐陸哲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現象學是對人類經驗的探索,是對事物在經驗中向我們顯現之方式的探索。現象學不只影響重要的學術潮流,如詮釋學、結構主義、文學形式主義、解構主義等,並已落實在生活世界之中,成為各種理論建構的基石,在藝術、心理學、護理學、人類學等應用學科中都銳不可擋。本書由大師出馬,以清晰與生動的例子,將現象學的基本要素、語彙做詳盡的解釋,也以日常生活為例,讓讀者從以往的習以為常,進入從現象學角度思考的哲學生活。
本書的優點有兩個方面,第一,基本概念清楚、不囉唆,也不引用原典術語,只要沈潛細讀,大學部的學生大抵都可以領會;第二是廣度夠,涵蓋現象學的存有層面、意義詮釋層面、乃至世界之建構面。想要了解什麼是現象學,本書絕對是第一流的入門必讀好書。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导论性著作,语言比较简洁,论述清晰,对现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意向性、时间性、主体间性等作了简单而清楚的介绍。值得作为入门书来阅读。当然现象学的思想纷繁复杂,在这个导论的基础上还有需要著作要去看,许多思想要让它们明晰起来。个人觉得抓住自然...
评分作者功底好,深入浅出,讲得很通透,术语主要用的胡塞尔的,进行通讲,而非某个人。哲学不同数学,我们把数学公式直接应用,而对哲学,我们只是不断评注。且本书附录相当相关书籍书目,及现象学发展,作为入门不错。
评分该书十分适合对现象学毫无准备知识的读者,文中花了大篇幅对一些现象学术语作了详细而又明白的解释。关于作者,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他是英美世界著名的现象学家,现任美国天主教大学哲学教授,他的这本《现象学导论》,和Moran的《现象学导论》被称为继施皮格伯格的《现象学...
评分这本书是在台湾各地乱走的间隙读的,目前还剩一章。
评分翻译得太棒了!虽是抽象难解的哲学,却有诸多动人之处。应该是今年看过的最喜欢的的书了。“即使我们是粗鲁的功利主义者,对事物本身的雅致盲目;即使我们是庸俗的实用主义者,只因事物对我们的好处感兴趣。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承认了事物的某种美好,它们在效用上的美好。事物不仅是讯息上的来源而已。任何我们获致的真理都是围绕着显现与不显现,隐藏与奥秘,因为事物总是超出我们对它的认识。”
评分清晰性可能是我在接触略为繁杂胡塞尔现象学时最渴望找到的一种感觉,然而特别在大陆哲学里面,它可能不会被视为应该努力具有的品质。但是作为导论,为了简洁和清晰做出些暂时的让步,这未尝不可,甚至很有必要!!
评分清晰,透彻,全面。
评分现象学经历了胡塞尔、海德格、梅洛庞蒂,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并且这套体系不是对前哲学的推翻,而是再发现、在发展或是补充。要想理解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现象学十四讲》就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由于是我第一次接触现象学,所以里面的超越语言对我来说很容易混淆,但是基本上我可以理解现象学的几个关键字以及现象学的要旨。接下来要把《知觉现象学》啃下来,一头雾水中,脑细胞已死一大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