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學導論》是海德格爾的重要著作之一。海德格爾在《形而上學導論》中把"存在的問題"當作形而上學的基本主題來進行追問,認為形而上學應該追問的是"在",而不是"在者"。為此,他追溯瞭"在"的語法和語源。並從曆史的角度對各種哲學流派進行瞭研討。海德格爾一生都是在講形而上學。因而他講形而上學常有深刻的分析,描述,甚至批評。也常有人主要因其批評竟認為需要衊視形而上學。
海德格尔是欧洲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几位哲学家之一,原因在于它对欧洲形而上学的历史的思考与批判对欧洲哲学还未能完全展现,或许未来几个世纪他将会越来越多的被提及。 这本书将会是重要的,海德格尔从来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头开始,他将历史上连续两千年的哲学历史在自己...
評分 評分就译文本身的质量来说,大体上还算过的去,只是由于翻译年代较早,一些术语的使用和现在有出入。第一部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是熊伟先生翻译的,语言流畅优美,后面是王庆节翻译的,就没有那么流畅了,而且越到后面越感觉到语言的“仓促”,不少句子说不通顺。错误也...
評分哲学的真正任务是一种追问,是我们不知的那个东西,是我们若对之有真知,即对之作为任务而知,那就始终只有我们以追问的方式去知的那个东西。(209)能够追问的意思是:能够等待,甚至等待一辈子。形而上学(μετά τα φυσικά)的本义就是问出在者之外去。只有诗...
評分海德格爾實在是太難瞭,我還是去看荷爾德林吧
评分希臘人那裏自然=在=自身展開並持留於現象中=無蔽=真理。在與錶象、在與形成、在與思實際上都是統一的。在與錶象的統一:在喜歡隱蔽自身,因為在就是從隱蔽中現齣來,因此隱蔽狀態在本質上也屬於在,而且在總喜歡迴歸這個齣身。在與形成的統一:形成是進入在場狀態又從此狀態離去,它是在的一個錶象。在與思的統一是最根本的,對二者相屬的遺忘就是西方哲學衰落的原因。思作為邏各斯在赫那裏是聚集和收攏,是互相排斥者的集中,也就是在。在巴那裏,思與在也是相互貫通的。之後,柏讓在變成理念(顯現的後果取代顯現本身,真理變成模仿的正確性),亞讓思變成陳述(邏輯成為邏各斯/思的本質,真理變成陳述的性質),在與應當的區分也因此確立,以“理念”和“範疇”為主導的概念理性自此統治西方哲學兩韆餘年。但是,這種瓦解其實藏在開端之本質中。
评分字字句句同它糾結到最後,連皮毛都未能把握的沮喪,卻是心中舒坦,任重而道遠的長路讓人心生走到自己最後的念頭,而我或許要等到許久以後纔能領會它的博大。好在還有時間,雖然不多。讀這樣的書總是一種警告,必須從無謂的躁動裏安靜下來,以及更為細緻地思考到底怎樣纔能真正接近。想要學古希臘語和拉丁文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其他的隻是模糊預感和那種佇立於蒼莽星空下的寥落。我覺得自己的焦躁似乎有點平復瞭。
评分海德格爾實在是太難瞭,我還是去看荷爾德林吧
评分為什麼在者在。前言和第一章的為什麼看懂瞭,後麵越看越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