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
克尔凯郭尔(1813―1855)、
19世纪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存在
主义的创始人。
本书借《圣经》中亚伯拉罕和
以撒的故事,论述了信仰和牺牲
的观念。作者认为,信仰从本质上
是一种悖论;畏惧并非来自某一
确定对象的威胁,而害怕则是来
自一个客观的威胁物。
对《恐惧与战栗》很费解 对于《恐惧与战栗》,我在2012-01-02下午终于硬着头皮看完一遍。 亚伯拉罕服从 上帝的 指示准备 杀死儿子, 旧约-创世纪 的文本上 的描述 比较短,然而 基尔克果 在 这本书当中,就是 围绕 这个 情节 来展开 论述。 他 铺陈很久,说明 亚伯拉罕的正...
评分 评分伦理具有普遍性,普遍性的事物是敞开的,而活生生的、具有感知和直觉的个人却是隐蔽的,但伦理要求人在普遍性中敞开自己。因此,在伦理的生活观中,个体的任务就是剥去自己的内在性,在外在的普遍性中表达自己,从一个具体的人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本质的人。每一个具体的个人...
评分 评分值得一读再读!
评分这翻译是傻逼么?尼玛会正常说话么!让你丫翻译就踏实地好好翻译,装什么逼啊!艹!真想大嘴巴子抡死这翻译!!!!
评分为人父母必读
评分亞伯拉罕獻祭,倫理的和宗教的存在模式,悲劇英雄和信仰的騎士,信仰的悖論
评分『唯拔出刀子者才得到以撒』 『人如不知恐怖,也就不知偉大』 為了更高的義務,信仰騎士必定要在無限愛意之中將最珍貴之物親手殺死。要相信,在無限棄絕的運動中,是平和和安寧。在深重的痛苦中,人與存在達到調和,也在此時,人才真正得到了永恆之物。亞伯拉罕的平靜無人可擾。他對以撒的愛不可言說,也絕不能說。所以從未擁有這種禀賦的人,也註定無法理解他感情與行為的絕對矛盾。他的偉大,同時來自於最高的自我主義以及絕對的獻身。它只存在於高於(外在於)普遍性同時又處於普遍性範疇下的個體性當中,也只存在於不可解的荒誕之中、在恐懼與戰慄之中。他不斷地經受著精神考驗。他背負著旁人一無所知的責任,孑然一身地走在曠世間,永不得安慰。他不是一個悲劇英雄,因而無法被定義,只能稱為奇蹟。只能相信,他沒有輸掉。只是悖論,不可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