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哲学沉思集

第一哲学沉思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法] 笛卡尔
出品人:
页数:434
译者:庞景仁
出版时间:1986-06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06859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图书标签:
  • 哲学 
  • 笛卡尔 
  • 西方哲学 
  • 第一哲学沉思集 
  • 笛卡儿 
  • 法国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商务印书馆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哲学的沉思》是笛卡尔运用与《谈谈方法》提出的方法原则对上帝、灵魂等形而上学问题所作的更深入探讨。

笛卡尔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是1628年写成的《指导心灵的规则》(Rules for the Direction of the Mind)。这部著作规定了笛卡尔哲学的发展方向,是他后来一切哲学奥秘的真正发源地。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尔不但将追求全面系统的科学知识作为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认识论置于哲学的中心地位,而且还确定了从方法入手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途径。他认为,关于精神、物质的形而上学知识是必须弄清楚的,因为它们是其他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但是要获得可靠的形而上学知识,必须首先确定获得这些知识的正确方法,这是一切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关键。笛卡尔后来的主要著作《谈谈方法》、《第一哲学的沉思》等也遵循了同样的思路。比如《谈谈方法》(全名《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科学中寻求真理的方法》)的书名已经清楚表明了该书的主旨;[②]而《第一哲学的沉思》按笛卡尔所说,则是运用与《谈谈方法》同样的方法原则对上帝、灵魂等形而上学问题所作的更深入探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正當讀到梁文道的文章(1),感嘆《沉思錄》這部「真正的經典」在台灣書局消失之時,書店的角落靜悄悄地擺上五南最新出版的《沉思錄》。其時正當2月,準備回港渡假,心想寒假回台,連同《奇怪的戰敗》一起買吧!沒想到3月回來,它已經自台南各大小書局之中消失,連博客來都說缺貨...  

评分

无限完满的上帝的观念的得出。首先是人的存在的问题,意识的理性思考的界限(能达到与只能达到的悖论似乎是笛卡尔不关心的,纯粹上说这一点不是瑕疵,如果是瑕疵它将是毁灭性的)确定了自我存在的真实性;自我意识(思考)的有限性预示了其来源,在否定意义上的非完满性的概念...  

评分

从英文来看,第一哲学沉思集也算是不是很难懂的书,但看中文,我是不找不到一点阅读的乐趣,很多次,我只有借助我很差的英语和百度翻译来一步一步的对比阅读。 我觉得,哲学是不是我认为的那样哲学我不知道,但第一哲学沉思集从英文来看,不算是很难懂的。但从中文来看,确实一...  

评分

【按语:Descartes(1596-1650)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1641)正文虽然篇幅不长,却是划时代的巨著:一方面,心灵在纯粹的反思中通过作为表象的观念把握到自我、物质和上帝并做出区分。这一认识论路径直接规定了斯宾诺莎、莱布尼...  

评分

这本《沉思录》对整个哲学界最根本的精髓在于前沉思里提出“存在质疑”因而主张“普遍怀疑”的态度,后大半部试图从形而上学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和信仰的可靠实则是超越了理智的范畴,尽管有时代的局限性和客观历史环境导致的无形认知屏障,依然不难感受到笛卡尔的智商对一般人是...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得还是有些马虎。「我思故我在」似乎也可以表述为「主体即实体」(当然不可以反过来);在Descartes那里,经院哲学的存在论层次还是痕迹很重:实体比偶性具有更多的实在性,无限的存在者比有限的存在者具有更多的实在性,这样一来就能逃避“上帝是骗子”的假设了。

评分

这本书籍没有他的《谈谈方法》那样精辟,有点废话太多,而且有点冥思的状态。。。。

评分

基于梦论证(dream argument)与恶魔论证(demon argument)的普遍怀疑,至最宏大处即为Matrix。然而以强力意志辨之,其一:若个体无法识破Matrix,即判定个体无能,无能者的行动无关紧要;其二:若个体识破Matrix,而无力改变,则个体有能力,而不够强力,其认知作为学说,自有后人继承志业;其三:若个体及其思想、组织颠覆Matrix,出于任何原因将其重置,则必然会重启(一)(二)之程序,进入新的强力意志的轮回。

评分

抛开对宗教虔诚得近乎谄媚的一系列证明来讲,沉思部分意义重大,可以直接帮助人建立意识的核心架构。此外本书的语言简洁通俗,读起来顺畅有快感。但比较取巧的答辩部分容易令人失去耐心,感觉是几个不同频道的人在争论,笛卡尔不得不一遍遍解释前文曾经清楚证明过的结论。

评分

读得还是有些马虎。「我思故我在」似乎也可以表述为「主体即实体」(当然不可以反过来);在Descartes那里,经院哲学的存在论层次还是痕迹很重:实体比偶性具有更多的实在性,无限的存在者比有限的存在者具有更多的实在性,这样一来就能逃避“上帝是骗子”的假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