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英国数学家、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也是本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
罗素曾访问苏联,会见列宁;受梁启超邀请,他于1920-1921年间到中国讲学9个月,与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推进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罗素热”风靡全国。
他一生著述七八十种,其大部分作品都能把理论的深刻性和表达的通俗性结合起来,其流畅清新的散文享誉甚高,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相信:不幸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一种错误的世界观;而幸福是人的一种权利,是人们应该追求的东西。在《幸福之路》中,罗索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娓娓地归纳出来,制出一张献给读者的方子,希望无数感到郁闷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他们的病案,能够凭着适当的努力变得幸福。
读《西方哲学史》几点感想 伯特兰.罗素在历史的记载上是一个脑壳巨大,头发蓬松,双目狡黠,时常叼着一根烟斗的老头。他的《西方哲学史》有人称之为是哲学史的入门必备书籍,也有的人说学哲学的不应该看这种肤浅的东西,因为作者在行文中有意无意地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情感。...
评分最近不知脑子哪部分短路了,开始疯狂的研究哲学,手法是先面后点,先看通论,然后在仔细研究专著。于是乎就找来了这本罗素所著的西方哲学史,打算先了解个大概,然后再各个击破。看完之后,感触颇多。 一,以后看什么书一定要找原版,找专著,千万不要看什么缩译版,插图版...
评分初读《西方哲学史》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时间显得很有限。读得不多,可能真正关键的理论也尚未读到,但是在看序言部分时,便已有了些许模糊的感受。 它让我有想把这次漫长的阅读坚持下去的想法。 哲学于现在的我,还有太多的东西不能完全理解。它的问题...
评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充满着偏见。不仅仅对于,叔本华,尼采还有马克思等。这种偏见来源于因为哲学家的理念和自己的庸人哲学的不同而产生的。在看待这些精神巨人上,罗素要么没有跳脱自己去客观评价,要么就是带着很大的自我的滤镜去看待一切! 其实去看看罗素对于其他哲学家的...
评分花了不少时间把这两本书看完了,整个过程并不如想象中的枯燥,一方面脉络较为清晰——按时间顺序,历史背景+人物介绍+哲学思想逐一叙述,这样一路从希腊哲学讲到近代哲学,另一方面罗素本人对于一些哲学家和哲学思想的看法也非常有趣,比如他评价尼采的一段就很有意思,他认为...
虽然没有全部读懂,读的也是深深浅浅,晕晕乎乎,但是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
评分能懂一大半,很多不懂
评分虽然没有全部读懂,读的也是深深浅浅,晕晕乎乎,但是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
评分能懂一大半,很多不懂
评分作为粗略了解的资料,或许后半部分可以作为黑格尔讲演录的补读。但是相比之下觉得太过好用譬喻,在解释方面不够精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