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與人》名著譯叢
剋爾凱郭爾(1813―1855)、
19世紀著名的宗教哲學傢,存在
主義的創始人。
本書藉《聖經》中亞伯拉罕和
以撒的故事,論述瞭信仰和犧牲
的觀念。作者認為,信仰從本質上
是一種悖論;畏懼並非來自某一
確定對象的威脅,而害怕則是來
自一個客觀的威脅物。
对《恐惧与战栗》很费解 对于《恐惧与战栗》,我在2012-01-02下午终于硬着头皮看完一遍。 亚伯拉罕服从 上帝的 指示准备 杀死儿子, 旧约-创世纪 的文本上 的描述 比较短,然而 基尔克果 在 这本书当中,就是 围绕 这个 情节 来展开 论述。 他 铺陈很久,说明 亚伯拉罕的正...
評分关于作品,要以配得上作品认真的态度评论恐怕要假以时日, 基尔克果是一个深刻的人,毫无疑问,他从自身命运的独特性中发现了整个普遍性。不过这本书的译者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从一些注释中可以看出译者难得的以真诚的态度进行的思考,基尔克果试图逼近那个故事,译者又通过自己...
評分关于作品,要以配得上作品认真的态度评论恐怕要假以时日, 基尔克果是一个深刻的人,毫无疑问,他从自身命运的独特性中发现了整个普遍性。不过这本书的译者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从一些注释中可以看出译者难得的以真诚的态度进行的思考,基尔克果试图逼近那个故事,译者又通过自己...
評分这是第二次翻看《恐惧与颤栗》了,记得大二在图书馆借过这本书,当时被“恐惧”、“颤栗”两个情绪性词语吸引着,不过,临近期末,只好乖乖原封不动地归还了。 毕业要求交论文题目时,我急匆匆地确定写克尔凯郭尔,到了大四,空空的脑袋一时间似乎只剩下了克尔凯郭尔,关注他...
評分亚伯拉罕的故事是最伟大的信仰故事,亚伯拉罕是最伟大的信仰者。所有的人都会在听完这个向神祭献子的故事后,同意上面那句话,有人会留下感动和虔诚的泪水。但没有几个人真正地理解了它。“首先,我无法理解亚伯拉罕,也许永远无法理解亚伯拉罕。然后,我只能以‘理解那个...
讀英文的時候有一段一開始就是看不懂,就拿瞭中文本稍微參考瞭一下。翻譯不給力啊!“造成信仰的運動”(p. 11),原文是“make the movement of faith”...我估計是從H. & E. Hong的英文譯本轉譯的
评分這翻譯是傻逼麼?尼瑪會正常說話麼!讓你丫翻譯就踏實地好好翻譯,裝什麼逼啊!艸!真想大嘴巴子掄死這翻譯!!!!
评分悲劇英雄因普遍性而獲得倫理意義上的理解,亞伯拉罕因獨屬個體的挑戰而落入不可言說的荒誕。如果說信仰展露在悖論的極點,那麼以撒真正被殺又會意味著什麼呢?
评分顯然,人們有可能理解亞伯拉罕,但隻是以理解那個悖論的方式來理解亞伯拉罕。至於我,我也可能理解亞伯拉罕,但我意識到我沒有勇氣這樣說,也幾乎沒有勇氣像亞伯拉罕那樣去做;但這絕非是說,這種行為不重要,而是說,一個絕無僅有的奇跡。那麼,當代對悲劇英雄的裁決又是什麼呢?他是偉大的,值得敬佩的。心靈高尚者的高尚是一緻的,下一代總為上一代建立陪審團,而裁決總是同樣的。但是,無人能理解亞伯拉罕。他獲得瞭什麼呢?他仍然忠實於他的愛。愛上帝者不需要眼淚,不需要敬佩;他完全忘記瞭愛的痛苦。他確實忘記得如此乾淨,以至於若是上帝都記不起的話,他的痛苦就沒有一點蛛絲馬跡瞭,因為他暗暗觀看,他承認煩惱,計數淚珠,而且什麼也忘記不瞭。確實如此,要麼存在著一個悖論,作為個體的個人處於與絕對的絕對關係之中;要麼就是亞伯拉罕輸掉
评分亞伯拉罕獻祭,倫理的和宗教的存在模式,悲劇英雄和信仰的騎士,信仰的悖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