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俄罗斯文学,ISBN:9787300037219,作者:(俄)符·维·阿格诺索夫主编;凌建侯[等]译
这本书起初看的时候觉得无厘头,特别晦涩,抓不到中心,但再看之后,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字字句句都是重要信息,有的时候一个词,一句话都能激发我写作的灵感,所以,我把它当案头书,写论文中涉及到某一部分,又会回去翻阅,每次看完总觉得俄罗斯学着的研究路子好特别,值得借...
评分这本书起初看的时候觉得无厘头,特别晦涩,抓不到中心,但再看之后,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字字句句都是重要信息,有的时候一个词,一句话都能激发我写作的灵感,所以,我把它当案头书,写论文中涉及到某一部分,又会回去翻阅,每次看完总觉得俄罗斯学着的研究路子好特别,值得借...
评分这本书起初看的时候觉得无厘头,特别晦涩,抓不到中心,但再看之后,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字字句句都是重要信息,有的时候一个词,一句话都能激发我写作的灵感,所以,我把它当案头书,写论文中涉及到某一部分,又会回去翻阅,每次看完总觉得俄罗斯学着的研究路子好特别,值得借...
评分这本书起初看的时候觉得无厘头,特别晦涩,抓不到中心,但再看之后,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字字句句都是重要信息,有的时候一个词,一句话都能激发我写作的灵感,所以,我把它当案头书,写论文中涉及到某一部分,又会回去翻阅,每次看完总觉得俄罗斯学着的研究路子好特别,值得借...
评分这本书起初看的时候觉得无厘头,特别晦涩,抓不到中心,但再看之后,似乎不是那么回事,字字句句都是重要信息,有的时候一个词,一句话都能激发我写作的灵感,所以,我把它当案头书,写论文中涉及到某一部分,又会回去翻阅,每次看完总觉得俄罗斯学着的研究路子好特别,值得借...
学理上的反思和出新是意料中事,但一下子集中到一部书里难免每步都遇见生疏。但读的好处也在这里,对百年的文学面貌一下子有了个全景俯瞰,全貌已经廓清,重估大体也算有了确定。深入开发国内遭到冷遇的文论资源。比如被视为哲人的巴赫金,开拓文化符号学的洛特曼,发扬光大了欧洲古典传统的洛谢夫,身后才真正为俄罗斯人所知,影响也日益成为理论创新的基石。在与西方文论的对话时,独立自主,又融会贯通。巴赫金说文学既非直接受命于政治,也非直接服务于政治,中间隔着民族的文化;文学属于文化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整个文化才与社会和政治发生联系。把文学现象摆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洛特曼毕生致力的文化与文学的结合研究,则显示了文化视角对文学研究的开拓作用。
评分感谢北师大选了这本书当参考书目,成了我的枕边书。高莽先生的插图也很好看。
评分最喜欢这种大部头的翻译版了,省去了直接阅读原文的痛苦。虽然,这种学术习惯相当不好。
评分学理上的反思和出新是意料中事,但一下子集中到一部书里难免每步都遇见生疏。但读的好处也在这里,对百年的文学面貌一下子有了个全景俯瞰,全貌已经廓清,重估大体也算有了确定。深入开发国内遭到冷遇的文论资源。比如被视为哲人的巴赫金,开拓文化符号学的洛特曼,发扬光大了欧洲古典传统的洛谢夫,身后才真正为俄罗斯人所知,影响也日益成为理论创新的基石。在与西方文论的对话时,独立自主,又融会贯通。巴赫金说文学既非直接受命于政治,也非直接服务于政治,中间隔着民族的文化;文学属于文化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整个文化才与社会和政治发生联系。把文学现象摆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洛特曼毕生致力的文化与文学的结合研究,则显示了文化视角对文学研究的开拓作用。
评分阿老师没有按照普通文学史的做法,循规蹈矩介绍生平、创作特色、代表作、艺术成就,在评价作者创作的时候,不断使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文学”这些概念的内涵进行总结,像在读随笔的感觉。不过这样做,也有不好的地方,极容易形成对文学个人、片面的印象,有些一叶障目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