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主要著作有《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
《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就科学哲学问题进行研究,作者论述了哲学问题的本质及其科学根源、关于人类知识的三种观点、关于一种理性的传统理论等问题。
前段时间抽空阅读了Karl Popper的名作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英文版参照着上海译文1987年《猜想与反驳》的中文版阅读,做了一些笔记。Popper的科学哲学论作主要是三本书:《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和《客观知识——一个演化论的研究》。通...
评分这本书对我的价值观念影响很大。可以说是它梳理了我的思维,虽然波普尔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却实在是对理性的一次集中的表达与赞美。对于让我认识到什么是“真”有着特殊的意义。至于什么是善,自然要在别的地方寻找。
评分观察和理性都不是权威。理智的直觉和想象极端重要,但它们并不可靠:它们可能非常清晰地向我们显示事物,但他们也可能把我们引向错误。它们作为我们理论的主要源泉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的理论大都是虚假的。观察、推理甚至直觉和想象的最重要功能,是帮助我们批判考察那些大胆...
评分伟大的探索者不可避免的独行在时代的前面。他挑起争端,挑战人们对常识的认知。他时常孤军奋战,潜意识中有种恐惧感,也许是害怕失败,也许是排斥未知,总而言之,他很无助。所以,出于人类的本能,这位探索者,这位科学家多么渴望能够找到彼岸,在那里,真理可以确证无疑的自...
评分“对一个理论的反驳——即对问题的任何认真的尝试性解决的反驳——始终是是我们接近真理的一步。正是这样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
评分猜想是立,相对于归纳、观察的神话,反驳是破,相对于本质、确证的定论,无破不立,认知的起源并非正确的担保,虽无枝可依,但不断发现和消除错误,即是做对的方式,真理依旧超越人的权威。以可证伪性区分科学与形上学,区别于种种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两滴水相加乃成一滴,容忍反驳才能谈论实在(271~272),科学追求更高内容度,而非更高概率,逻辑命题正确而无助于知识增长。最受触动在第二章,1、真正的哲学问题总是植根于哲学以外的迫切问题,这些根烂了,哲学也随之死亡。智慧恒存疢疾。要保持问题的敏感与热情,保持惊奇的本性,讨论哲学问题而非哲学,因之,方法反而是第二义。2、哲学教学的方式编织了极端高深而艰巨的抽象世界,学生学习了行话,却被束缚在古怪的谜题。最后几章,论及公共舆论,乌托邦与暴力,可见其超学术的关切。
评分今天的我们与其说需要科学,不如说需要科学的精神。 这个评论不好
评分分为猜想与反驳,前半部分,猜想还比较好读,主要就是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围绕着他的证伪主义。后半部分,就读的超累无比,经常运用形式逻辑的语言论证,并且总是在反驳别人的论点,有时候看着也不知道他的反驳观点的力量体现在哪里,也是站在某种立场上的阐述。
评分否证论(批判理性主义)较成熟的作品,波普尔的学术背景与其观点很契合:都是沟通英美与欧陆哲学的桥梁,对经验主义的软肋认识比较清楚,但对欧陆学说的批评有时略显肤浅。否证论正如它自己对于“真理”的定义一样,是一个并不正确、然而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此外对辩证法和历史决定论有精彩的批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