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巫鴻1963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同年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出版者: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Wu Hung
出品人:
頁數:376
译者:
出版時間:1996-4-1
價格:USD 80.00
裝幀:Hardcover
isbn號碼:978080472428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巫鴻 
  • 建築 
  • 藝術 
  • 建築史 
  • anthropology+art+architecture 
  • 設計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巫鸿的《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久负盛名,作者兼具国内外治学经验,又有传统史学、艺术史和人类学研究背景,方能写出这种大气而不落窠臼的作品。大家的书往往语言精准清晰,不会故弄玄虚地卖弄概念或是文采,因此对普通学生来说并没有阅读障碍。对于我们的研究...  

評分

贝格利:评巫鸿《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 一、 介绍一:巫鸿的“纪念性”和他的个案研究 按《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纪念物”(monument)是指“任何保留下来,用以纪念某一人物、行动、时段或事件的事物”。纪念物可以像坟墓一样实在,也可以像诗句一样虚幻,“当暴君...  

評分

巫鸿的《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久负盛名,作者兼具国内外治学经验,又有传统史学、艺术史和人类学研究背景,方能写出这种大气而不落窠臼的作品。大家的书往往语言精准清晰,不会故弄玄虚地卖弄概念或是文采,因此对普通学生来说并没有阅读障碍。对于我们的研究...  

評分

作者试图借用欧洲古典殿堂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来阐述中国的古代艺术文化的纪念性,建筑只是一个文中叙事的载体。——此书涉及很多古代器物,知识量大,看不快!  

評分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9-01 08:46:55    《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美)巫鸿著,李清泉、郑岩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版,68.00元。 自晚清西风东渐以来,中国传统学术的形式完成了由四部之学向七科之学转变的近代化过程。之后,中西方学术...  

用戶評價

评分

有趣的切入點,但是很多觀點我覺得牽強。

评分

Thesis reading

评分

貝格裏和巫鴻的論戰,使得這本書成瞭一個焦點。貝格裏說的問題,也倒是中肯。一旦散開來,闡釋大於實證,總有破綻。可是,無論在中文還是在英文的文獻中,總得有人打開這個話題,這個領域。巫鴻顯然做到瞭這一點。倒是巫鴻引證的那些中國古代建築考古的資料,未必那麼站得住腳。幾個洞在地上,就推斷齣茅茨草悟來?我倒是覺得,不僅紀念性在曆代不一樣,人的感覺性也在發生變化。關鍵是找到實物來討論這種變化。

评分

喜歡寫長安的那一章

评分

貝格裏和巫鴻的論戰,使得這本書成瞭一個焦點。貝格裏說的問題,也倒是中肯。一旦散開來,闡釋大於實證,總有破綻。可是,無論在中文還是在英文的文獻中,總得有人打開這個話題,這個領域。巫鴻顯然做到瞭這一點。倒是巫鴻引證的那些中國古代建築考古的資料,未必那麼站得住腳。幾個洞在地上,就推斷齣茅茨草悟來?我倒是覺得,不僅紀念性在曆代不一樣,人的感覺性也在發生變化。關鍵是找到實物來討論這種變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