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1886年7月6日出生于法国里昂。1904-190年他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08-1909年在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912年之后,在蒙彼利埃和亚眠的中学任教。1920年他以题为《国王和农奴》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斯特拉斯堡大学(1921-1936)、巴黎大学(1956-1940)等著名学府担任教授。
布洛赫的早期著作包括《法兰西岛》(1915)、《国王和农奴》(1920)、《创造奇迹的国王们》(1924)和《致力于欧洲社会的比较历史研究》(1928年)等。1929年1月布洛赫和另一位同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共事的史学家费弗尔(1878-1956)合作,创办《社会经济历史年鉴》杂志,标志着年鉴学派的形成。布洛赫的后期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法国农村史》(1931)和《封建社会》(两卷,1940)两部重要著作中。
作为一个认真地修剪历史枝条的工匠——这是他给自己的定位,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布洛赫比很多人都要清楚,自古希腊以来,历史便承担着叙述即时发生的事件真相的使命,真实(无论它是否存在)是历史的最高价值。布洛赫从幼子无意的疑问(“爸爸,历史有什么用呢?”)入手,为历史的高贵价值做了一番慷慨激扬的辩驳,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历史与人类和时间的种种纠葛,并提出了历史的考察、考证等工作的方法论。书中没有令人望而却步的理论体系,只是些娓娓道来的治史心得。这本小书被称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为后代年间学派所发扬光大的总体史思想、长时段理论等均可在此找到源头。
第一次接触本书,是翻阅海登怀特元史学中所引,布洛赫儿子童稚的一问,历史学有何用?由此父亲作出了回答,为历史学辩护。后来翻史学引论参考书目的时候,选择了此书,图书馆借来之时,大为惊讶,竟是薄薄一册,不足两百页。读毕,沉思,感到深深的遗憾。 陈寅恪作柳如是别传,...
评分 评分时间、地点、人物是历史三要素,而任何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中的,任何的历史人物也是出现在特定的时空中的。 时间的观念在中国古已有之,史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所关注的人类全部活动需在一定的时间维度里进行,历史中“发展变化”的观念也与时间的流相互...
评分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止一次的在心中怨念法國人的作品一如既往的難懂,不知是翻譯的原因還是別的什麼,總之就是極其晦澀。以至於我直到這本小冊子還剩30來頁的時候方理清楚閱讀的思路。 這本書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為歷史學辯護,作者通過這個一百多頁的作品,一點點的反駁人們對...
评分学历史有什么用?孩子问的问题往往是核心问题!可以与尼采那本对比看了。感觉序言很不错!也许看序言差不多了,后面未免专门了点。
评分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评分颇有启发,语言简洁而富有美感。布洛赫确有很深的洞见,譬如当时即提出多领域的合作,以及对注释的看重。历史与人、历史与当下的关系,一些术语在特定时、空的运用,也讲得极好。还可以了解一些西方辨伪与考证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精彩之极。布洛赫出色地阐释了什么是历史学家的技艺,什么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考据到问题意识到对历史本身的思辨。即使对历史最怀敌意的人,阅读第三章关于考据的部分,也决不能说历史之于生活毫无「用处」。
评分勒瓦瑟的历史怀疑论,希罗多德和兰克的据实记载,古朗治的整体史观,展现了布洛赫心目中的历史学。古今并不是简单二元论的具象化,而是线性并辔地构成了历史学的基石。真正的时间是连续统一与不断变化两种属性的并存,而历史学研究则源于两者的对立。探索、考察、考证、分析、因果——历史学的无尽研究中,人行走其间。黑暗也不停止探索的精神,正是前巴别塔时代人类共有的品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